论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课程 思政”教学有效方法与评价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王薇
[导读] 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以德育为核心的先进思想政治观念教育,高校在培
      王薇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天津市300270
      摘 要: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以德育为核心的先进思想政治观念教育,高校在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以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意见。
      关键字: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计算机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职业院校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手段,全面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课程思政应该遵循不同的实现主体、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的教育类型找到有效切入点,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建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中。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分离。
      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皮”的问题,存在一些“孤岛”现象 。没有完全从顶层设计开始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统筹形成系统工程。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切入点选择上存在生搬硬套、不深入不全面,课程思政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自然紧密结合度不够,与课程思政教学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不充分、不平衡,课堂上存在以说教式、灌输式为主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不足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必须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二)计算机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从我院的师资结构来分析,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的青年教师占90% 以上, 年轻教师思想活跃,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青年教师的思想价值也呈多元化的趋势。 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重教学、轻思政,认为讲授专业课程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思政教育 应该由专业的德育教师来完成,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导致在教学环节中只重视专业知识,忽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没能充分守好各个专业课堂这个“渠道”。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主动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课程思政的实施中着力优化教学供给,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将以传授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主转变为传授知识和技术技能与思政教育并重,精细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广泛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将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能力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教师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使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行为和实践。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集中培训、研讨交流、评选先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

在正确思想理论指引下,教师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运用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三)健全督导评价机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监督和评价教学效果。将专业教师和学生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体系中进行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性地解决,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运用多重手段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网络时代中,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极大冲击。要及时转变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以思想引导为主,进行教学创新。用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时事热点中的相关素材。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时事热点进行讨论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认识。例如,在国际竞争当中,美国等计算机技术强国为了保持霸主地位,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计算机发展使用了打压等不正常竞争手段。美国为了限制华为芯片的使用,禁止各大手机零件供货商对华为供货,给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发言,从计算机自主研发技术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两方面进行探讨,激发学生树立学好专业课,为国家和民族富强贡献力量的信念。
      (五)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知识点的学习、实践技能的掌握为主。如今,需要在课程知识点中挖掘思政育人资源,发现知识点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法治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之于学生影响深远,教师的言行举止, 对学生的关爱、严格要求和管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极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增强专业课程中的育人作用。就计算机课程而言,可以讲述中国的计算机发展,中国“太湖之光”的故事,华为、阿里等优秀企业在世界舞台和中国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本学院优秀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知行合一。
      (二)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微课、慕课、 翻转课堂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在课程的预习阶段,可以在平台上布置预习任务,设置一些问题,在问题中嵌入思政元素。
      (三)选择优秀、好用的课程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融 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找准切入点,理清内部脉络,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着手,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手段, 用学生关注的、喜欢的方式,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不断启发中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
      四、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方式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健全高效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程的评价考核主要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着手。引入课程思政后,经过课程组的不断探索,重新确立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评价标准,在过程性考核中将思政内容的考核比重调整为20%。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德、能、勤、绩”四个点,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这三方面进行打分,考查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是否具备了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是否具备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专业教师承担起责任,守住自己的初心,在课堂教学中,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在传授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探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育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意识,充分发挥计算机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功能,真正地将课程思政做到实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