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李经强
[导读] 企业区位选择是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和扩散的重要过程性因素,而新创企业
       李经强
       四川成都  610000 )
       摘要:企业区位选择是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和扩散的重要过程性因素,而新创企业区位选择作为研究区域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议题,不仅反映了产业区位格局的最新变化,也是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运用Tobit 回归模型分析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机制,从时间特征、区域特征、时空交互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全球环境、区域市场、地方竞争等不同尺度因素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均影响显著。各影响因素对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存在典型的异质性。出口比重、劳动力成本、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的新创企业区位选择机制具有典型差异性;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政策和国有企业比重因素在对不同区域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具有一致性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因素分析;
1引言   
       企业区位选择是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和扩散的重要过程性因素。 而新创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欠发达地区发挥本地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主要载体。新创企业代表着企业家精神,其区位选择也是企业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不仅反映了产业区位格局的最新变化,也是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研究区域内产业空间格局的变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剖析新创企业的时空格局及区位选择。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积极与全球市场接轨,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逐步嵌入到世界制造业体系当中,使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指令下所形成的产业布局逐步瓦解,新创企业时空格局与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全球环境、区域市场、地方竞争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首先,对1998-201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整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考察1998-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2年三个时间阶段的影响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驱动机制变化;其次,分别从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机制的差异性特征;最后,在时间差异(1998-2004、2005-2009、2010-2012)和空间差异(东部、中部、西部)的交互作用下,从不同时空交互的角度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的区位选择机制。
2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间特征差异
       在2010-2012年,由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新创企业向行业专业化程度高的地区集聚,系数为0.607且在1%水平上显著。城市化经济系数从0.395下降到 0.107,从前两个时间阶段的影响显著转变为不显著,说明城市化经济对电子信息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正逐渐减弱,因为产业在发展阶段时,则需要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形态与之相匹配,这时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城市化经济特征,而当某一产业进入成熟阶段时,则以追求专业化的规模经济为主,需要更高要求的专业化生产,这时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地方化经济特征。在地方竞争因素中,政府政策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增强。在1998-2004年政府政策因素影响不显著,主要由于这一时期政府更注重于引进高税收、高收益和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支持小,在2004年之后,政府政策因素变为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主要由于随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政府越来越重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甚至列入地区支柱型产业行列,开始扶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为了吸引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进入;国有企业比重系数虽逐渐下降,但一直为显著负效应,说明国有企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阻力持续存在。


       总之,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倾向于选择外商投资环境好、对外开放程度高、集聚水平高、政府政策好的城市;随着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以及企业“逐底竞争”,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更加趋向追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而国有企业比重大的地区则会阻碍新创企业的进入。
3. 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区域特征差异
       虽然部分因素对影响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存在异质性,但仍有若干因素保持一致性。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政策和国有企业比重因素在对东中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作用上大致相同。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区域系数为正且显著,系数分别为 0.303、0.629和 1.016,说明外商投资有利于吸引新创企业进入,主要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为新创企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新创企业可以减少学习成本。政府政策因素在各区域系数为正且影响显著,系数分别为0.051、0.044 和 0.034,说明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有利于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的成立,由于政府在税收、土地价格、劳动力供应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少新创企业成立之初的成本,吸引新创企业进入。国有企业比重因素弹性系数为负,系数分别为-0.179、-0.089 和-0.015,说明市场环境较差会阻碍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的成立,由于国有企业阻碍企业的自由竞争和地区资源的合理分配。
4. 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空特征差异
       国有企业比重系数为负,其绝对值从0.065下降到0.002,影响作用逐渐减弱,且影响不显著。政府政策正逐渐成为中部地区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力量,虽然第一阶段政府政策影响不显著,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政府政策随之调整,对中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作用逐渐增强。
       从西部地区不同时间阶段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来看(,新创企业区位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成本与地方化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出口比重因素在三个时间阶段均不显著。地方化经济在三个阶段影响显著为正,且系数最大,说明产业专业化有利于西部地区新创企业进入,主要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竞争程度小,新创企业进入西部地区为了可以共享地方化经济效应带来的有利资源。城市化经济影响均不显著,主要由于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成本系数绝对值从0.075 上升到0.199,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为负,说明西部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越来越有利于新创企业的进入,影响作用逐渐增强;政府政策系数绝对值从0.063上升到0.206,影响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政策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晚于东中部地区,仅在第三阶段时影响显著,可能政府政策发挥作用具有滞后性相关。
5. 结束语
       本文运用Tobit 回归模型分析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机制,从时间特征、区域特征、时空交互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全球环境、区域市场、地方竞争等不同尺度因素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均影响显著。各影响因素对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存在典型的异质性。出口比重、劳动力成本、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的新创企业区位选择机制具有典型差异性;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政策和国有企业比重因素在对不同区域新创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具有一致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平,孙磊.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12,67(10): 1308-1316.
[2]宋歌,林子欣.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来自 284 个地级市的微观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9 (04):93-102.
[3]王良举,王永培,梁云,等.企业的异质性会否影响其区位选择--来自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37(12):84-96.
作者:李经强,身份证号:51162319860710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