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生态环境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 要: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已经对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局部地区污染物的扩散对部分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由于农村地区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遗留问题,另外,由于农村地区技术欠发达,所以生态环境的治理比较麻烦。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人民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导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所以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应当提起重视。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生态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污染类型,污染源分布广泛复杂,再加上环境治理方针政策不到位,治理滞后,人民群众对于环境治理不够重视,政府未能履行好自己环境保护的职责等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效果并不理想。文章陈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首先,农村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污染和废水污染等。其次,由于对于土地的盲目开发,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这也是不容小觑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此之外,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也是农村主要的污染类型。
1.2政府主导缺位。
政府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者,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领导者。但是部分基层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由于其他利益因素的驱使,不顾环境影响,大量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并且对此种企业进行庇护。此种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发展,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或者得到其他利益。同时,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追究机制的缺失,使得这种企业与政府利益趋同的现象难以得到惩戒,这也会造成政府环境治理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对此,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基层政府需要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3公众参与缺失。
人民群众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执行者,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環保政策实施的效果。但是目前,农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比较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很少。在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先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公众即使想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其次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足,自身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政府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引导、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去。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实行者,公众参与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效果。
窗体顶端
二、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一是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不高,对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一方面源于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缺乏科学引导。
二是基层环保力量较弱,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基层部门由于工作繁多、人员少,对于负责环保的工作专职人员几乎没有,多数是“一兼多”的现象。
三是过度关注产出量和资本回报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能再单纯的以GDP的增长来论英雄,经济增长、GDP数值不断增加并不是我们全部目标,我们还要实现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最佳效果。
四是治污力度向城市或高污染地区倾斜。国家出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律法和制度体系多数是适用高污染地区和城市污染问题,对农村地区治理污染问题适应性不强。
五是生态环境自身具有脆弱性,也是其自然属性,它决定了以破环生态、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是不可取,并非长远利益。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农村交通三年攻坚计划,加快区镇公路改建、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完善、安全生命防护、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等工程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区级财政预算应列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补助,稳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加大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力度,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让绿色成为地方发展主色调。全面推行“三长”治河,实施水资源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3.2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农业产业需要建立准入负面清单和耕地休耕的轮作,以及畜禽粪污染的资源化利用等相关制度。出台的水域滩涂养殖具体规划,还需要科学的划定养殖禁止区和限制养殖区域。制定农村垃圾污染的治理有关制度,并填补农村垃圾处理事宜的监管等法律上的空白。探索创新农村污水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的生活污水等设施的处理,以及运行维护的管理方式,明确设置管理主体,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3.3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要按照中央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方面:要实现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合理设置、科学建设乡村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各类生活垃圾基础设施;根据农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因地制宜分阶段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改厕工程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结。
在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禽养殖行业设点布局,继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工程,配套设施,实施畜禽粪污专业化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科学设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养殖区,强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在农村种植业污染治理方面:推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经验;构建政府引导、涉农部门参与、农资生产者责任延伸、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污染防治综合体系,持续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严控秸秆焚烧,鼓励秸秆利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完善农用地膜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抓实农药包装等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理制度。
3.4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定期宣讲教育、发放环保手册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奖惩制度,保证可回收利用垃圾方便回购,提高农民分类收集垃圾的积极性。并建立农民参与生活污水设施运营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引导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处置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此外,通过传统媒介、新媒体等宣传途径,让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和责任,提升农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主动性。
结语: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得到各地方政府重视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居民的相互配合和长期坚持,需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华伟.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2]姚石,杨红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识别[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4)
[3]李铮.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