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罐疗学的历史发展与启示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1期   作者:李略 王静
[导读] “中医罐疗学”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近半个世纪
       李略 王静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罐疗委员会     
       北京回龙观 102208

       提要:“中医罐疗学”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后形成罐疗学的完整形态。本文对中医罐疗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框架式梳理,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寄与希望。
       关键词:拔罐  拔罐疗法  罐疗学
       
       拔罐疗法也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它是一种以罐具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真空和负压,使罐具吸附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将内邪和毒素,透过毛孔和穴位吸拔出来,借此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传统中医方法[1]。这个方法,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
       拔罐疗法本质上是一种“中医罐疗学”。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是“拔罐法”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其次是“拔罐疗法”阶段,经历了五十多年。第三是“罐疗学”阶段,经历了二十年。同时它们又是中医罐疗学的三个技术等级和三种不同存在形态。
       二十世纪之前是中医罐疗学的初始阶段。
       拔罐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絮以小绳,剖以刀。其中有如兔实,若有坚血如抇末而出者,即已。”[2]文中的“小角角之”,即拔罐。因为最初的拔罐器是用兽角做成的,所以拔罐又称角法。“角”的动词含义类似于现在的“扣、拔、吸附”。
       南北朝时期,角法常与针法并称为“针角”。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说“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3]葛洪特意提出拔罐禁忌,可见当时一定有不少人都在使用这个方法。他在提到兽类咬伤的治疗方法时说“凡猘犬咬人,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4]“嗍”即吸吮。在被兽类咬伤时,先用兽角罐将伤口处的坏血吸出来,再进行艾灸。此时的角法操作,还没有采用加热、煮沸等方式形成负压,都是直接用嘴吮吸的。
       同时代的陶弘景,在其著作《补缺肘后百一方》中,也有过类似的描述。说治疗脚肿的方法是,先破皮,再在破损处用角罐将坏血拔出来,而后局部敷大黄膏,同时配合服用药酒。[5]
       隋唐时期,开始用竹节制作拔罐器。使用时用热水蒸煮,从而产生吸附力,名为“煮罐法”。由嘴吸到水煮,是个很大进步。《外台秘要》记载:对殗碟的治疗,先在病区“以墨点上记之,…(做好竹筒后)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日全身轻也。”[6]
       明代,竹筒罐已经完全取代了兽角罐,此时“药罐法”也开始使用。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详尽提到对疮疡的治疗过程。[7][8]与以往不同的是,热水煮罐换成了药液煮罐。可以同时具备拔罐和药液的双重作用。
       清代,陶罐代替了竹筒罐,使用方法主要是“投火法”,所以罐叫“火罐”,拔罐叫“拔火罐”,并延用至今。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窖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9]
       在火罐之前,拔罐均以疮疡类病症为主,只在疮疡破损处拔罐,以吸拔脓血为目的。火罐产生以后,拔罐的适应症扩展到一些寒性病症,以及头痛腹痛等。拔罐位置也由单纯的患处,扩展为肚脐、太阳等相关穴位。但总体上,清代以及清代之前的拔罐疗法,局限性很大,处于初级阶段。
       二十世纪前五十年,国家始终处于战乱之中。中医及中医外治都在快速衰落中。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拔罐疗法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七八十年代。首先是拔罐器具多样化。由过去的陶瓷罐,发展到现在的玻璃罐、竹筒罐、树脂罐、橡胶罐、铁罐、铜罐、陶瓷罐、砭石罐、电动罐等多种样式。其次拔罐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一是大量参照针灸技术,或者参照针法选穴,或者针罐结合,形成“针罐”。二是在传统“留罐”的基础上,形成了“走罐”“闪罐”等手法,以及在背部、腹部或四肢做“疏排罐”“密排罐”等拔罐技法。由于有经络腧穴理论做依据,更有当时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强烈需求,拔罐疗法的适用症进一步宽泛,但主要还是用于因外邪导致的颈肩腰腿痛。拔罐疗法成为一种常见的特色疗法。这是中医罐疗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民间拔罐疗法获得突破性发展。以2010年出版的《全净通疏经罐疗学》[10]为标志,中医罐疗学初步完成了它的学科系统化,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罐疗学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轮廓:罐疗学以整体、净瘀、畅通为医理,以疏经疏堵为医法,以系统化罐疗技术为医术。罐疗学的对象是经络疾病以及经络功能失调。罐疗学的核心功能是经络系统和微循环的清瘀疏堵。罐疗学的临床目的是帮助人体经络系统恢复功能,进而实现自愈再生。罐疗学的技术体系是辨证+辨经+手法+技法+综合。罐疗学的技术特点是整体罐法、辨证罐法、全经罐法、平衡罐法、综合罐法。罐疗学的适用范围,包括未病、欲病、已病,保健、康复、延寿。当然,它不包括创伤和急危重病人,也不能包治百病,但一定能干预百病,而且安全有效。
       目前,中医罐疗学的发展状况有四个特点:一是应用广泛。凡是有中医理疗科和中医养生的地方都有拔罐疗法。二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基本处于“哪疼拔哪”,局部“留罐”“走罐”,局部“疏排密排”的状态。第三,民间与官方脱节并行。民间拔罐疗法的技术水平总体上高于医疗机构的水平。民间自行孕育了一些罐疗学大家(譬如“中华罐王”等),形成了相当系统的理论认知,临床疗效也令人刮目,但尚未被医疗体制所吸纳,也没有进入官方中医外治技术的主流框架。第四,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拔罐疗法还只是一种辅助疗法,远没有成为一个系统的独立中医外治学科。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感受到几个重要启示。第一,拔罐疗法只有不断深化理论认识,拓展临床技术,才能不断扩大适用范围,不断提高临床效果,并获得更大发展。第二,拔罐疗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丰富化系统化过程。其中的动力与支撑,是长期的罐疗临床实践。第三,在民间中医实践中,中医罐疗学已经成形。但又同时并存着三种技术状态。二十世纪之前是1.0版,特点是“哪疼拔哪”。二十世纪是2.0版,按针灸理论选穴拔罐,是通常意义上的拔罐疗法。进入21世纪后是3.0版,代表是“全净通疏经罐疗学”。第四,中医罐疗学就其特性、功能和临床疗效而言,完全可以成长为一个极为优秀的中医外治技术体系,应用场景广泛,甚至可以与针灸学、推拿正骨学等优秀中医外治学科并驾齐驱。这也是中医外治技术的传承者和应用者们,应当自觉担负的学术使命。

参考文献:
[1]高树中 拔罐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研制体会与说明.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87.
[3]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陶弘景 补缺肘后百一方[M].
[6]唐·王焘.外台秘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46-1226
[7][8]明·申斗垣.外科启玄.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聚锦堂刻本
[9]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2
[10]《全经通疏经罐疗学》2010年,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年

姓名:李略 ?性别?:男????籍贯:北京???
民族:汉?????出生:1958年
学位:研究生????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外治法
单位: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