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标准化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1期   作者:方金鑫 刘维文 邢广健 杨伯杰
[导读] 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加强风险管理标准化,不仅仅是加强生产
       方金鑫 刘维文 邢广健 杨伯杰
       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 天津 300410
       【摘要】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加强风险管理标准化,不仅仅是加强生产安全过程,更是确保食品生产处于安全环境当中,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而如何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标准化,还需要结合不同企业个性化的经营内容,形成特色引导。
       【关键词】食品生产加工; 风险管理; 食品安全;标准化
引言:
       生产加工是食品生产、销售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环节。虽然近年来持续加强的食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强化了企业等主体食品生产加工的风险管理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控体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性。但是,由于企业在盈利性目的的驱动下,易因成本和利润的考虑而忽视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进而导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基于此,相关主体尤其是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管理制度,优化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原材料质量管控,积极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一、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风险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生产加工领域中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其二是生产加工领域中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1.基础作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工序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使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有序开展。而其风险管理标准化的重点则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安全控制,从生产加工到生产完成后的成品销售,本身都需要标准化管控来实现,因此,只有践行风险管理标准化工作,才能够确保出厂的每一件食品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安全性。其二在于成本控制,通过在生产加工中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标准化,能够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标准及质量监测的标准化,促使企业有效把控生产成本。
       2.重要前提。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是否符合产品卫生的标准是衡量产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前提。食品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健康安全的。质量安全标准的应该进行衡量和遵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食品生产企业不得无标生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则更应如此。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不符合相关标准,这就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制定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机制,形成有效的产品标准。食品制造企业在制造中,严格地遵守与执行相关的产品生产标准,这是企业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食品标签标准是食品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基础性标准,与产品标准同样重要,国家规定必须强制执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时,要及时发现企业的质量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督促措施整改。食品生产企业应该认真贯彻部门技术优势,认真贯彻相关标准,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二、食品生产加过程中的风险类型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食品生产加工场所中的各类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可能对食品生产加工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食品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可将食品生产加工的环境风险细化为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其中,自然环境风险指可能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或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材料的质量与效果产生影响的温度、湿度、水和空气等自然因素引起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指可能对食品生产加工产生影响的空间区域的卫生、布局和管理等风险内容。在实际的食品生产加工中,自然环境风险主要体现为因气温过高导致生产加工材料变质腐烂等情况,社会环境风险主要体现为因生产加工厂区布局不合理、材料流通不畅,造成的材料堆积变质等情况。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而引起的食品生产加工质量问题。虽然食品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发展,使食品生产中的操作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但在一些生产加工环节中仍需人为操作加以辅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人未按照生产加工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就会导致食品生产加工出现质量性隐患,最终可能引起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性问题。


三、风险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应用路径
       第一,仪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加工仪器的使用,如果加工仪器不符合实际标准,必然会为整个食品生产线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首先要从仪器入手,形成风险管理标准化管控。除了对仪器的质量进行检测外,还需要定期、定时、定点地开展对设备更新、清洁、质量的检测行为,促使食品企业安全性得到有效把控。第二,技术。不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工的内容不同,所应用的技术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企业的特色形成不同的技术内容分析,使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化,促使技术要点得到有效落实,进而为食品安全生产奠定基础。第三,体系。完善的体系是标准化落地的关键,因此要为风险管理标准的落地建立相对完善的执行体系,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关于生产加工技术、设备、人员等相关内容的记录,通过记录追责到人,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食品生产安全质量
四、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措施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在市场化机制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员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食品产品生产的成本和收益上,通过压缩食品生产加工成本、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效率和增加食品生产加工产量等方式提高实际收益。在这种模式下,相关主体会忽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即使发生食品生产风险事件,企业也更多地将其作为偶然性问题加以处理,缺乏客观、正确的对待,导致风险问题被忽视、搁置,最终可能引起难以管控的食品生产风险问题。基于此,企业及员工应增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从可能发生的意外性情况出发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跟踪、管控,确保风险管理真正融入到日常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为中。
2.优化食品生产加工环境
       环境风险是间接性且不易被发现的风险类型。考虑到环境风险产生原因的多样性,生产加工主体要持续不断地对环境加以优化。①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企业等生产主体要对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内部环境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测,确保生产加工现场的温度、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达到食品生产加工的标准要求。②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区域环境管理。企业主体要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类型、属性,对食品加工生产原材料进行分类、分区域管理,并尽量减少材料不必要的流动,确保材料储存、管理环境的达标。③企业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扫、消毒,科学管控区域内可能因环境因素恶化引起的材料或食品变质的情况。
3.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原材料质量管控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食品生产加工质量的直接性因素。考虑到当前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方面使用的原材料多是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取的实际情况,企业要从原材料的入口处管控食品生产加工风险。①企业要加强食品原材料质量的遴选,尽可能选择优质的材料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以保证食品生产加工的稳定性。②企业要加强原材料供应链的管控,对交付的原材料,要进行现场的质量检验检查,对于存在不合格问题的原材料,要拒绝接受,确保进场的原材料在质量上达到标准[6]。③企业要注意对库存原材料质量的动态监测,一旦库存材料出现变质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原材料可能引起的生产加工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标准化,不断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强化标准化意识,充分运用标准化工作手段,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优势,就一能较好的完成党和政府交给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任,就一定能保证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不会发生影响较大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陈祥俊.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标准化探究[J].中国食品,2021(2):129.
       [2]马晓燕,李敏,陈光霞.探析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33.
       [3]古毅强.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3):60-61.
       [4]何冬云,石岭,李永丽.食品生产与加工的安全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J].现代食品,2020(15):14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