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企业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1期   作者:谷慧娟1 王春刚2
[导读] 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新媒体对企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是基于新媒体传播
       谷慧娟1  王春刚2
       1.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2.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
       摘要: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新媒体对企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是基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远程企业,使企业管理方式、思政教育手段和媒介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员工需求的泛在企业,新媒体能为社会各领域群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企业员工的学习观发生相应转变。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下,将新媒体引入企业思政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体制改革趋势,基于“立德树人”的企业思政工作目标,应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构建具备时代气息的思政平台,由此来促使员工正确辨别新媒体中传播的复杂信息,并使之在思政学习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选择能力与辩证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1.新媒体对思政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1.1新媒体的开放性,提供了更多的思政平台
       新媒体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体现在数字技术、传播介质、资源内容等各方面,利用新媒体进行企业思政工作,可以使员工在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中获取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将新媒体融入企业思政工作中,可以实现以智能终端设备为载体的泛在学习模式,既能以开放性的姿态提高员工的主体地位,又能拓展思政范围,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基于新媒体的企业思政工作通常以手机、电脑为传播媒介,以网络精品课程为资源,并且通过微课、慕课等网络化平台实现远程授课。新媒体的开放性提供的多样化思政平台不仅可作用于课下的泛在学习,还能运用在企业思政教育中,有利于效率的提升与范围的延伸。
1.2新媒体的灵活性,丰富了企业思政工作的手段
       传统企业思政工作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通过“课件展示+语言讲解”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员工,并运用课堂提问、考试检测等手段获取员工的学习反馈。长期在这种单一刻板的环境中,员工的学习兴趣将会逐渐丧失,并逐渐陷入被动学习状态。新媒体是一种以数字技术和网络资源为载体的高效的方法,具有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可以使员工的学习过程更具灵活多样性。
1.3新媒体的平等性,增加了交流的方式
       新媒体时代将人们带入了自由平等的新时代。在传统企业思政课中,员工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主要呈现出“被动的学习”的特点,即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员工失去交流互动的主动权,这显然抑制了员工个性思维的发展。新媒体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具有自由平等的特性,将新媒体融入企业思政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员工思维的局限性,为他们提供了公开讨论、相互交流的空间。
2.新媒体为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
2.1新媒体的无屏障,增加了企业思政工作的难度
       新媒体开放共享的特性,既为企业思政工作带来了广泛资源的便利,也为企业思政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虚拟网络中无屏障的传播特点使得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进入当代员工的视野,新媒体作为他们获取新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中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当员工的辨别能力不足时,他们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员工已经进入心智成熟阶段,他们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会基本成型,并且会一直存在于员工在社会中的发展。
2.2新媒体的虚拟性,削弱了企业思政工作的效果
       以新媒体为传播途径的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环境,非实名制的注册制度致使人们交流中的虚拟性提升,缺失了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的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思想冲突。新媒体支持下的企业思政工作通常是在网络平台布置学习任务,这时一些员工便会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检索,搜集相关信息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中员工过于依赖外力,导致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

此外,由于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还会存在员工思想受到虚假信息影响的隐患,即员工在课堂中学习的权威理论知识与网络中鱼龙混杂的“时髦”观念出现冲突,而在员工缺乏一定判断力的情况下,企业思政工作效果将会受到削弱。
2.3新媒体的复杂性,提高了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不仅为员工的学习发展铺垫了道路,还为企业思政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媒体的复杂性体现在信息技术与企业思想两方面,在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要形成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对应的思政理念,注重泛在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新媒体的企业思政工作,需要实现传统思政与新媒体技术的嫁接,汲取两者优势来提升工作效果。为此,所有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进行相应提升,即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新媒体模式,注重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融合,并能够从时代发展层面解读思想政治问题,对新媒体信息作出准确回应。
3.新媒体时代下,思政工作的有效应对策略
3.1打造企业思政工作网络平台,创新工作模式
       基于新媒体的企业思政工作必须注重网络平台的建设,这不仅能够弥补教材知识的局限性、缺乏拓展内容的缺陷,还能使员工的学习方式趋向信息化发展。为此,需要创新企业思政工作模式,从平台、手段、互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将企业思政工作带入新媒体时代。
       首先,建设主题网站,拓展思政教育渠道,丰富思政工作内容。建立企业思政专题网站,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思政教材内容制作“两课”思政课件,增强思政内容的多面性;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企业思政工作,通过丰富思政素材将企业思政工作向生活延伸。其次,开发交流平台,增强师生互动,拓展思政教育形式。如利用QQ群、微信群等聊天软件加强师生、生生交流,利用新媒体软件让员工参与互动,在共同学习中引导员工学习一些生活化的思政内容,由此赋予思政以新的内涵,可以使员工化网络娱乐为网络学习。这种虚拟交流方式可以避免员工出现逃避、害怕等负面心理,从而拉近师生距离。
3.2加强企业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革新企业观念
       优秀的企业工作者队伍是企业思政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企业体制改革背景下,企业工作者也应更新企业观念,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去展开思政活动。这意味着应加强企业思政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尽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首先,企业思政工作者要认识到网络的双重影响,从企业思政角度真正解决员工过度依赖网络的问题,可借助新媒体思政手段的先进性从源头控制员工对不良信息的认识与处理;其次,要加强企业思政工作团队的技术培训,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新媒体问题处理能力,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更加灵活多样的思政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最后,需要更新专业知识,跟随时代发展步伐革新企业思政工作思路,这需要企业思政工作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又要呼应社会发展节奏,实现从书本知识向社会问题的延伸,将“书本德育”转化为“社会德育”,通过生活化的社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进行思政引导。
3.3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升员工自我效能
       员工是企业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对企业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外因只能施以辅助指导,而员工的员工自我效能才是决定企业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元素。在企业思政工作中,需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培养员工自我意识使思政目标回归于员工发展。以企业信息化为战略目标的新媒体模式重点作用于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提高动机、加强参与、推动思考的作用。
4.结语
       在“互联网+企业”的背景形势下,企业可借助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择其优势来促使员工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使得他们既能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学习中不断增强信息化能力,又能辩证认识网络环境中关于思想政治的舆论观点,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此,需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方针进行企业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合理融入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模式与课程内容更具时代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