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胡林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836500
摘要:我国乔霍特铜矿坐落于新疆伊犁地块的东南缘方向,西临中天山地区复合弧段,边界接壤中天山地区的断裂带南向方位。由于此区域内的土层构造表现尤为突出,岩浆运动频繁、强烈,岩石蚀变情况在该区域范围内较为常见,所以在多方客观元素影响下造就了较为优质的天然成矿条件。截止目前,已在此地探查发现一百多条有效矿体。因为含矿热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反应,此矿区内大多矿床能够自行或互相融合于围岩,逐渐形成接触交代型矿床与充填型矿床。二者均属于火山热液型矿床范畴,因此找矿标志数量较多并明显,可以加以妥善开采深度挖掘铜矿资源。
关键词: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中天山与塔里木地下运动板块碰撞带的北缘就是中天山的早古生代弧构造带具体方位,也是乔霍特铜矿较为详细的地理坐标。辖区内EW、NEE构造特征较为显著、分明,那拉提山的深大断裂在此区内主要以NEE形式分布,距离乔霍特铜矿矿区仅为10km,同时,该区内部断裂集中受其影响、控制。另外,巴音布鲁克组不仅是该区域内极具代表性的地层出露,也是承载石岩纪地层与侏罗纪地层的关键性位置,甚至是第四系地层发育的搭载结构之一。而上质留统是乔霍特铜矿偏北方位出露地层的重要特征,岩性特点可以概括为安山玢岩、玄武岩、安山岩等类别[1]。
一、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
1矿区地质特征
作为乔霍特铜矿矿区的重点赋矿地层特征,晚志留世的巴音布鲁克组可以依托其突出的岩性特征细化性的划分为上、下两种亚组。其中下亚组可以简化总结概括为灰绿色、黄褐色的砂质壤土与新鲜面呈黑色、风化后为灰黑色的粉砂质板岩共同构成。上亚组可以细致区分为五类岩性段:即灰绿色表现的中型喷出岩安山岩与次火山相的安山玢岩组成的第一岩性段,随后是以玄武岩、流纹岩为辅,粗安岩与少量过渡型火山碎屑岩为关键成分组合的第二岩性段,第三段是玄武岩为构成主体、夹杂少含量粗安岩和灰岩的岩性特征,接下来是浅海相特点明显的碳酸盐搭配碎屑岩形成的第四岩性段,最后的第五岩性段构成核心物质为中酸性质的火山碎屑岩,混合少数沉积岩与正常沉凝灰岩[2]。
矿区内的褶皱构造为复向斜式排列,纵观其整体为东西走向分布。且因为发生断裂构造可以表明当地地壳表层发育十分可观,所以结合该矿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其褶皱构造能够分为四组展现。一是近东西,近东西方向分列的大断裂作为导岩与导矿的基础性构造,其与之相向平行而行的次级断层则为特别关键的储矿构造。二组近南北与三组北东向断裂与其搭配成为次级储矿构造,而四组北西西向的断裂无论是时间或是空间方面对控矿的积极影响与价值较为一般,不具备控矿潜能。此外,过量、过激的断裂活动将会对整体矿体的完整性、整体性与连续性埋下侵害、破坏隐患。
2矿体体质特征
现阶段,乔霍特铜矿探索、发现的全部有效矿体中,综合指标较为优质的矿体分别为10-1号以及127-1号。
2.110-1号矿体地质特征
作为乔霍特铜矿矿区中表现尤为出色的重要矿体之一,在产状方面,其与第10号断裂蚀变带的构造特色与大体排列方位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且被该断裂蚀变带完全控制。在此断裂蚀变带的横截裂面、硅化反应明显的构造角砾岩、周边红化等碎岩突出部位上,就是乔霍特铜矿10-1号矿体的实际赋存位置。就10-1号矿体矿石特征而言,碎裂结构特点鲜明的构造角砾岩是其主要特性。同时,该矿石红化、硅化作用较为分明,石英脉就其局部特殊部位广泛发育。而矿化形式可以具体分为两种,一是辉铜矿、二为黄铜矿,星点、团块、侵染状是其典型性矿化模式[3]。
2.2127-1号矿体地质特征
此矿同为乔霍特铜矿根本矿体之一,对于127-1号矿体的赋存部位情况,主要含括127号断裂蚀变带与正长石英脉。其中,127号断裂蚀变带的展布特征与矿体表现尤为相近,且为受控形式。此外,与10-1号矿体略微不同的是,正长石英脉部分紧密填充于127号断裂蚀变带内。
3矿石特征
金属矿物在乔霍特铜矿内的含量较多,可以根据矿体根本性质分为黄铜矿与辉铜矿两种,较为特殊的凤凰石在此矿区内氧化而成。另外,还拥有铜蓝、斑铜矿等诸多次生类硫化铜矿石。整体矿区的矿石结构具有核心的包含、粒状、参与性质特点,镶边、共结结构虽然存在但并不常见,交代环斑与出溶结构更为罕见、稀有。
4矿化类型
依托乔霍特铜矿矿化产物的显著特征与成矿元素排列组合的明显不同,整体矿区可以区分为三类矿化类型:
一是含铜石英脉型。此类别矿化主要以铜成分为主,但含量较高的金会随之伴生,发育地点为矿区南部区域;二是含铜银蚀变型。在该类型中主成分同样为铜,且银含量可以占据一定的比重,金含量低下,矿区中部区域较为多见;三是含铜碳酸盐岩性。矿化中金、银成分较少,铜元素较高,在矿区北部区域的沉积岩分布场地是此类型矿化反应的中心地带。
二、找矿标志
1地质标志
火山岩型矿使用的找矿标志手段可以参考地层层位、岩石特征属性、通过热液反应的围岩蚀变、生长断层,均具备有效性。而霍特铜矿的矿化发育反应依靠于巴音布鲁克组的上述第三岩性段内部,伴随红化、绿泥石化、碳酸氧化以及绿帘石化等大量围岩的热液蚀变。蚀变反应与矿化反应呈正比联动效应,蚀变表现越为活泼,矿物组合成分含量随之复杂化改变,则矿化成效更为优质。因为催化脉岩矿化反应的前提因素为正长石英脉的具备,同生断层在深度探索矿化最大限度延伸走向时需加强重视程度。
2地理标志
由于矿化岩石所持有的极化率与普通岩石对比明显,大约超出各类别岩石总体平均参数的3倍,导致二者之间的电阻率指数差异性同样较大,致使低电阻带中形成的低缓激电发生异常波动时就可以直接表明矿床存在。二则,检测所采集到的角闪花岗岩样品,观察其磁化率为低正值亦或是负值,对比其他火山岩的高正值。依托二者的基本磁场特征的同异点,以此确认出角闪花岗岩岩体所触及的地层接触带的正确位置可行性较大。
3地球化学标志
按照乔霍特铜矿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矿化元素中各类物质成分内所具有的Cu、Ag、Au大含量的存在可以直接作为矿区内找矿的高效地球化学标志[4]。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岩性段、土质结构、岩浆活动、岩层构造等众多因素共同构成了新疆乔霍特铜矿建立基础,并为其创建了较高的找矿潜力。基于此,应对此地区强化综合探究程度、效率,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严谨开展找矿活动,在其前提下逐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化探、物探,积极探寻深层矿体。因而,需深度剖析乔霍特铜矿矿区的全局构造、地层、围岩蚀变现象等多样化找矿标志。在此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归纳此矿区矿床的成矿形式与相应规律,将工作区域扩大范围覆盖到有潜力的成矿位置,指明后续的矿体勘察、勘探工作方向,从而推动我国矿产事业长久发展。
四、参考文献:
[1]王博,叶婷.新疆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世界有色金属,2018(08):138-139.
[1]王元东,阎晓寅,张露舰.新疆和静县乔霍特铜矿地质特征[J].山东国土资源,2013,29(06):6-9.
[3]张喜,范俊佳,高俊,董连慧,江拓,钱青.西天山乔霍特铜矿成矿背景与矿床成因探讨[J].岩石学报,2012,28(07):2057-2073.
[4]陈冬明,胡绍祥,胡起生,王贤茂,王家杰,戴绍杰,郝仁红.新疆和静县乔霍特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24(01):16-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