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南街12号 262500)
1 引言
《电气控制》课程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该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岗位大多与设备制造、使用与维修有关,对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如何设计教学形式和方式才能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在《电气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起源于欧洲,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国外的教学基本都是从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而进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案如何实施。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均衡发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突破了以前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将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岗位需求相融合,它从学生技巧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的共同提升。教学的环节比较集中。强调要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好相关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可以让师生双方边引导、边学习、边动手,整个过程将构建素质以及技能培养体系,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突显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一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电气控制》课程是机电工程专业的必修考试课程,是电气控制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学习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电气控制》课程作为许多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基础课程,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高是该课程的典型特征,是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课程。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能力、有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完点动及连动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后马上进行线路安装、检修。既促进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同时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线路安装、检修,牢固地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既能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线路安装检修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互相结合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它不仅做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技能实操及时得到消化,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也促进了学生通过技能实操可以十分有效提高动手能力以及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技能。
4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要求
理论教学要以实践的需要为依据,而实践教学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知识是通过学习为处理问题做好的储备,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能力是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重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是以职业情境为依据。职业教育的困境中有一点就是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严重脱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服务于生产活动,也就是学而不能致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把课堂转化成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现实情境,在教学过程努力还原实际生产中的状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本中的理论在实际生产中是如何发挥作用。
三是以岗位工作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典型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作为课本知识的载体,也就是把教学内容和任务放到职业环境这个更大的情境下去开展,使教学内容贴近真实的职业体系。
四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5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以连续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教学为例,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通过生产过程中使用行吊为例引入课题,按照实际设备、实际线路、示意图、电路图的思路进行理论教学,按照识读图样、选择元件、元件检测、元件安装、布线、自检、通电试验的流程进行电路的安装调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动画等讲解所用主要低压电器和控制电路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完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动手完成元件的检测和电路的安装调试,使学生能够判断元件的好坏并区分各元件的触点,掌握相关低压电器的检测方法和电路的接线、调试方法。通过设置故障,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以上方法,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
6 小结
《电气控制》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能迅速成长,更快的提高综合能力去适应毕业后的岗位需求。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老师在开课前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性格方面有深入的了解,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安排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同时,老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生产需要作出针对性的选择,特别是在任务设置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难点。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着眼点在于实践,技能的训练需要设备的支撑,这就要求学校在硬件设备方面要能够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合理引导,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