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格尔·扎尼尔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东沟乡人民政府 830039
摘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优化是促进兽医工作体制化、系统化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针对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优化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策略,实现兽医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以实现兽医工作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优化发展
前言:我国是农牧业大国,乡镇兽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动物疾病防治防控工作的质量。因此,要不断优化、改革乡镇兽医体制,才能为传统老体制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实现乡镇兽医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进而为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技术保障。
一、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优化的重要性
乡镇兽医与农户养殖业息息相关,是农户的技术保障,疾病防控防治保障。因此,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与优化是为民服务,深入群众的关键途径。通过改革与优化,进一步落实政策规范、方针建设,结合相关制度与法律规范加强畜牧业产业的执行能力,更加关注动物疫病的防治与防控。同时,能够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升畜牧产业的管理能力,促进畜牧产业进一步发展。注重改革,进一步优化,结合乡镇兽医产业的实际情况弥补不足,带动新思路,融合新技术,创造新发展[1]。
二、乡镇兽医体制现状
当前,我国兽医工作者包括执业兽医、官方兽医、兽医技术推广人员、乡村兽医人员等。在各个地区基层兽医站是主要阵地,负责技术的推广、疾病预防控制等。而兽医执法部门是监督各级动物卫生的监督机构。
从业人员中,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人员与实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差较大,其中非专业岗位人员较多。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人员占三分之二,年龄结构更偏向老龄化。在学历结构上,中专以下学历占比最高,其次为中专学历、中专以上学历。在职称结构上,初级及以下职称人数占比最高,其次为中级职称,而高级职称人员微乎其微,能够将高级技术运用在工作中的基层人员更是数量稀少。
可见,在乡镇兽医体制中,多半人员的学历仍旧处在初、高中阶段,其中少部分是畜牧业正规大学毕业外,其余大部分人员都来自农广校、县级农校、自学的中老年人员。由于执业兽医考试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在兽医行业中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因此执业人员数量甚少,且有意愿从事兽医行业的人员数量逐渐降低。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与优化工作刻不容缓,且改革要深、优化要硬。
三、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优化策略
(一)增加动物防疫站
乡镇交通相对闭塞,而动物防疫站数量又相对较少,农户往来之间需要大量的时间,不利于疾病的防治与防控。因此,要适当增加动物防疫站的数量,合理设置在不同村镇之间,便于农户的往来与咨询。同时,应当明确动物防疫站的公益性职能,增强其宣传能力,让更多农户知晓并积极求助。
当然,由于其公益性特点,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防疫站经费的投入,既要包括先进设备、药物、技术等物质方面,也要适当对专业人员增加经济补偿,提高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农户提供更多帮助。
除此以外,动物防疫站不仅要为农户提供动物疾病防治防控的帮助与服务,还应当肩负其宣传科学知识、饲养技能的职责。如定期举办知识宣讲大会,聘请教授为农户讲解专业知识,以实现科学饲养。而在实践中要鼓励农户运用知识,由防疫站相关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只有将其公益性技术服务让老百姓看得见,主管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乡镇兽医体制改革与优化才能进行下去[2]。
(二)强化人才管理
人是改革与优化的关键,畜牧产业人员的管理要符合建设需求,满足农户的需要,以相关制度的指标为基准,强化人才的管理,提升人才素质。结合当前乡镇畜牧产业现状,兽医站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对较欠缺,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应当集中进行改革,对畜牧人员进行资格的认定,更加重视考核与管理,将考核结果与收入情况挂钩,考核结果优异则收入相应上升,反之下降。同时,组织人才培养培训管理,重点在于提高疫情防控工作能力。以内部防疫制度落实为基本原则,强化责任制度指标,结合当地畜牧产业发展情况与当地人才当前发展水平,确定防疫操作人员管理的精度标准,施行有效的培训、培养管理模式。
在人才强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乡镇的规模和业务量,注重行政市场管理优势,注重防疫管控推广提升,更要将基层财政收入落实到畜牧业的具体规范中。促进畜牧产业医疗体系能力的不断强化,实现体系融合,与市场制度相融合。按照动物防疫市场的基本要求与相关规范,积极拓宽优化与改革的途径,从人才优化角度入手,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组织多样化人才培养活动,提高人才招聘要求,从根本上建设一支经营团队。
而作为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则应当面对畜牧产业当前发展水平,常见疫病,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思想上要不断进步,行动上要不断落实,更加注重自身服务意识,满足农户的相关需求与市场规范。
(三)强化经营管理
结合当前乡镇兽医资产的管控建设水平,认真详细核对先关记录,梳理思路,重视防疫工作的管理。结合个人、单位的改革相关要求与方向,不断提升制度管控系统建设能力,实现产业格局的完善与发展。按照收支调控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财政经济体制的建设,要让财产的转让得到管控,对资产规划、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拓展产业板块与规模,更加重视兽医市场的交易活动,更加重视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不断提升实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完成乡镇兽医体制的改革与优化。
结论:综上所述,乡镇兽医体制改革是民之所盼,是畜牧产业发展与壮大的必然途径。在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动物防疫站,提升其基本职能,为农户带来更多有效的服务;要强化人才的管理,组织相关培训与考核,不断强化其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农户带来更实际的服务;要强化经营管理,实现乡镇兽医资产比例的提升,促进改革优化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刘宗元.浅谈兽医体制改革下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现状和对策——以永昌县为例[J].甘肃畜牧兽医,2014,44(11):33-34.
[2]袁怀兵,李和平.快速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 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