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天
四川省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加强精密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更为重要,虽然大部分医疗机构从整体上关注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并从人力方面、物力方面以及资金方等开展优化分配,但存在有部分些医疗机构,不重视甚至不懂精密医疗仪器,对维修和保养知之甚少,造成精密医疗设备使用不规范,操作不正确,因此,首先加强对精密设备的认识,从高层建筑方面高度重视,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精密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方法,延长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保养;必要性;分析
1.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精密医疗设备管理,尤其是加强维修保养,关系到医疗精密设备的正常使用,关系到医疗设备的高精度运转,关系到医疗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关系到医疗诊治疗水平,关系到患者服务的高精度,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是舒适度等等方面。二是加强精密医疗设备的管理,能有效的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的频率和概率,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从资源配置理论而言,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三是精密医疗设备之所以精密,在于设备元件的高度配合运转,以及电器元件、软件系统的精密,所以,对于精密设备的维修的要求更高,开展高精度的设备维修保养,才能使设备更加有效运转,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维修保养,才能发现故障,发现设备存在的设备隐患,及时排查和解决,从而确保医疗器具的精度性高。所以,对精密医疗仪器和精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并作出系统的安排和设计,使精密医疗仪器和精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更加有效。
2.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维修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虽然大多医院已经部署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但设备维护人员没有入职门槛,维护人员缺乏医疗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医疗知识,操作缺乏规范化、科学性。伴随着精密医疗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一日千里,包含了机械元件、软件系统、电器元件、软管系统,涉及的学科很多,有机械、电器、管路等学科,对设备的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理论结合实际的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目前存在有部分医疗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理论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精密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会阻碍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1]。
2.2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疗机构的精密设备的管理相对来说不健全,对精密设备和普通设备同质化管理,目根据设备的特征区别管理,即使制定有关规定,也没有切实的实施,精密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很难实现标准化,导致精密设备的精密只停留在名义方面,未能切实体现在真正的使用和服务患者方面。
2.3维修技术发展和医疗器械更新出现脱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类科学技术的遍地开花,医疗设备精密度得到了更深更广泛的应运,但是,精密仪器医疗机构的维修人员,有些还原地踏步,没有应运新技术理论,新操作规范和技能严格要求自己,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维修仪器、器具都远远跟不上,只会简单的维修保养,缺乏故障分析理念和方法技巧,导致精密设备维修只能靠原设备厂家或者第三方机构,医院设备管理者也不重视精密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只有出现严重的问题后,才采取应急性救火,这样操作了工作的被动局面和资金的大量浪费,难以确保医疗精密设备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2.4缺乏日常维修及保养
加强日常维护是有效保证相关精密医疗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日常维护能第一时间及时有效的发现仪器设备中,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故障问题或者潜在隐患,从而有效的采取措施杜绝故障的发生,导致严重的故障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
目前,虽然大部分医院已经意识到了维修保养的重要性,但是只记录了设备的运行情况,因为医院医疗仪器设备众多,难以覆盖各个环节,导致有些设备故障发现及维修不及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医院的医疗发展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
2.5维修人员积极性不高
很大一部分医疗机构,普遍存在者偏见意识,只重视医护人员的发展,对设备维修人员,尤其一线维修操作人员,干好干不好都不会重视,导致医疗设备工作人员工作消极,其次,维护人员的薪酬较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打击了设备维修人员的积极性。由于维修人员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积极性低,对待工作走马观花,不能较好的履行设备维修职责。当医疗设备再次出现问题时,设备维护人员往往推卸责任。
3.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精密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医疗市场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医疗结构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不仅要引进现代化程度高的精密医疗设备,而且要对精密医疗设备的后期管理和使用维修实施精细化管理,尤其对高科技精密化设备仪器,要分类建立管理体系,根据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科室特点,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设备的采购到使用再到报废,整个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尤其对设备维修人员和使用者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和考核,同时根据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和技术升级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化培训,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要分类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包括机械技术人员、电器机器人员、软件技术人员,要对他们的专业水平实现严格的技术考核,确保技术硬,服务态度好,操作规范,零失误。最后,要加强精密设备从采购到只用到报废全过程的档案管理,以便资料查阅,故障排查,责任倒查[3]。
3.2提升精密医疗器械管理投入力度
高精度医疗产品的维护和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维护手段和强大技术的工作,因此,医疗产品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必须增加。对精密医疗产品的维护和管理投资虽然不能直接、快速以及最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收益,但是,对长远的社会效益和隐形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医院管理层对医疗设备的不够重视,绝大多数管理层也缺乏设备管理经验,大多数管理层是医学专业出身,对机械、电器等知识严重缺乏,认为精密设备、高端设备是较高专业技术公司维修,医院没有必要培养设备技术人员,遇到大故障以及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时,只能通过设备原厂家或者第三方维修公司来解决,这种等靠要的观念,直接影响设备维修效率和质量,所以,医疗机构要从顶层管理以及顶层设计方面着力,加大对精密医疗设备的重视度以及投入相应的资金和人力,切实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制度可行,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精密医疗设备的管理理念,保证精密仪器的完好性和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正常运转[4]。
3.3加强医院精密化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各种有针对性的管理软件以及手机APP系统不断更新完善,极大的解决各类信息记录不规范、追溯不完整、信息丢失等现象,所以大数据分析就是需要基本的信息化资料,所以,要加大多医疗机构精密仪器的信息化管理,从设备采购到设备报废全过程,加强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保存完善详细的设备过程资料,切实解决设备资料丢失、原有故障解决方案技术丢失或者被少数人技术垄断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有效分析设备的贡献率,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比例,为医院管理层提出更权威、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料,推动医疗结构快速、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
4总结与讨论
概括地说,经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知得医疗精密设备一般价格昂贵,但是,只要积极努力,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精密仪器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医疗机构应高度认识到医疗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的必要性,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促进医疗精密仪器设备维修保养,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促进医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5]。
参考文献:
[1]黄家富.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必要性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02):175-176.
[2]庄云龙.医疗器械设备在医院中的维修与管理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53+56
[3]徐勇.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