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元 周天慧 刘亚楠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近视目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常见眼科疾病。近视会导致青少年远视力减退,增加罹患各种眼底疾病风险,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1992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其中将近视列为“中小学阶段需要预防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影响青少年视力发育的外界因素也越来越多。分辨各种视力问题的影响因素,改善我国青少年用眼卫生情况已成为保障下一代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公民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用眼卫生;视力保护;预防医学
正常情况下,人眼会根据所视物的远近,通过睫状肌来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来改变其焦距,从而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产生对应的神经冲动后将其传输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最后产生视觉。而当晶状体在经过睫状肌调节后,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便称之为近视,近视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近视严重影响患者远视力、色觉、光觉等方面,降低视疲劳发生的阈值,增强视疲劳症状,造成眼球形状改变,甚至使造成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眼部疾病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成长发育的严重问题之一。
一、我国青少年用眼情况
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逐渐凸显,我国青少年用眼情况也随之变化。现阶段,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在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使得教育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学生受教育机会、师资、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教育发展与人口增长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课业压力——阅读时间较长,阅读休息时间过少,视疲劳以及视疲劳后应对措施不正确等都是用眼负荷过大的表现,同时,除去课业压力,课外生活中不良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增加了罹患近视的风险——躺着看书或者在摇晃的车中看书,每天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等。以上情况表明我国青少年用眼情况不容乐观。
二、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危影响因素
1.阅读姿势不良
调查显示,阅读姿势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视力问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包括身体前倾致双眼与书本距离过近,保持躺姿进行阅读,写字握笔姿势不正确等未保持与科学阅读姿势“胸与桌1拳,眼于书本1尺,手与笔尖1寸”相符的阅读姿势。资料表明,如果同时存在多种上述不良阅读姿势时,青少年患近视的概率可增加至74.65%。
2.用眼负荷过大
“用眼负荷”,由“运动负荷”一词发展而来,代指人眼在进行视觉活动过程中所承担的负荷量,包括但不限于用眼强度和用眼时间,如阅读时间过长,阅读休息时间安排过少,阅读文本的材质过于粗糙,过长时间观看手机或电视等电子产品等。资料表明,如果同时存在多种上述不良阅读姿势时,青少年患近视的概率可增加至85.53%,威胁程度甚至超过了“阅读姿势不良”这一因素。
3.阅读环境较差
阅读环境条件不良同样会影响青少年视力发育。例如,光线过强时,会造成书本反射光线过多,书本变得刺眼,眼睛刺激增强,增加用眼负荷;光线过弱时,书本反射光线过少,使得阅读者不容易看清书本和字体,必须缩短双眼和书本的距离方可看清,同样增加用眼负荷。资料显示,阅读环境较差时,青少年阅读者罹患近视的概率增加23.13%。
4.其他影响因素
其他影响近视发生概率的因素依然很多,例如饮食结构不科学,导致维生素A、钙等营养物质摄入不充足;部分患者近视遗传自父母,或遗传易患近视的基因等。
三、近视相关预防措施
1.促进良好用眼习惯的养成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预防近视具有巨大意义,其中包括“胸与桌1拳,眼于书本1尺,手与笔尖1寸”的写字姿势;读书时应当让眼睛与读物距离在25~30厘米之间;进行一定时间阅读后,应当远望或闭目,以便眼睛获得充足的休息,减少眼负荷;适当减少青少年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时间。在科普相关措施的同时,老师和家长应当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2.提倡合理的饮食习惯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合理的饮食习惯能促进机体的各方面健康成长,包括预防近视的发生。家长和提供学生伙食的学校应当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同时尽量提高蛋奶或肉类的比例,以补足维生素A、钙、铬等有利于眼球发育的营养物质的摄入。注意改善伙食的味道和口感,使得青少年更乐于食用所安排的健康食物,减少挑食的情况发生。
3.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家长和学校应当注意学生学习环境。理想的光源同样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因素,灯光强度不宜过弱或过强,光线应当足够稳定,让眼睛感到足够舒适。
4.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的开展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双眼能够看向远物以便缓解眼睛疲劳;同时例如乒乓球之类的运动也可以让双眼追踪球体,从而锻炼双眼肌肉。
5.近视相关知识的科普
学校要开展近视相关知识讲座,向学生科普近视的发生机制与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近视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对近视预防的依从性和自律性。同时也要科普近视的相关治疗手段,使得假性近视者不慌张,真性近视者减少对配镜的抵触情绪,及时控制近视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近视情况十分严峻,改善青少年用眼卫生情况,预防近视等眼科疾病刻不容缓。然而影响青少年视力发育和近视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青少年又处于发育高峰期,稍不留神便会造成近视,故而预防近视的措施也要从多方面开展,不仅要改善青少年本身用眼习惯,还要提高学校和家长等青少年成长重要影响角色对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认知水平,增强其重视程度,为提高我国下一代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建设美好中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08(2):97-99.
[2]周红星,劳炳雄等.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10(05):106-107.
[3]白孝忠,曹全林.初中生近视的原因及预防——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报告[J].中学物理:初中版,2005,23(003):46-47.
【作者简介】王开元(1999.07-),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华北理工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