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1期   作者: 张明
[导读] 目前,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已经成为
       张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事业单位开展的管理活动,需要将人民和社会服务作为基础,完成公共资源的优化管理。在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的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在经营目标方面做出改变,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与评价。本文针对绩效考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现实需求提出了问题解决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事业单位财政绩效考核的质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构建建议
       引言
       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进程中,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与矛盾需要进行调和,这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内容,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财务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才能确保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持续不断,并保持高质量。随着我国各方面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2019年年初,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推行,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造成极大的冲击,让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暴露出来,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需要快速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形式,顺利完成新旧制度更替。
       1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意义
       绩效考核指的是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需求,准确而全面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进而为员工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指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注意,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品德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绩效考核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全面评估国家公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及实际工作成果等,然后结合相关的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奖励,从而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整体的工作质量。
       2事业单位构建财务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绩效考核认识不够
       在考核指标上,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没有纳入考核内容,造成了员工与绩效考核之间的矛盾。然而,在考绩之后,没有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员工缺乏提高个人绩效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员工没有看到绩效考核的作用,使得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热情不高。此外,一些单位的绩效考核不能准确地反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价绩效时只能说好的话,这不仅使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使评价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2财务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与最终结果不透明
       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关系到整个单位中全体员工,虽然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每个职能部门都能收到执行文件,员工有查阅权限,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考核的结果只有一部分管理者才能掌握,不公开、不透明的过程与结果造成员工内心的不平衡,不仅无法发挥考核对工作积极性的激发,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2.3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
       现今行政事业单位施行的会计制度是收付显示会计核算,而新政府会计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原则,在权责发生制作的基础上,将财务会计纳入原有预算会计核算过程中。相较于原有制度,新制度的核算方法更加复杂。如会计从业人员不熟悉权责发生制的绩效评价方法,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纰漏。而且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内,较多基层会计人员多年在同一岗位任职,学习机会有限,久而久之便形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氛围。在新旧体制转换期,难以适应新制度的绩效方法,导致制度推行不畅。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构建的措施
       3.1新政府会计制度原则
       新政府会计制度原则包括:归并统一,继承创新,充分协调、全面提升质量。其中归并统一指的是,在常规业务会计操作、决算报告等方面,合并整合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继承创新指的是,保存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绩效制度的合理内容,在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报表编制及绩效评价科目的设置;充分协调指的是,在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协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制度、财务规划等相关制度;全面提升质量指的是,以保证财务信息需求为前提,适当调整会计核算范围,以报表附注形式进行标记,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3.2对考核标准进行合理规划
       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对各个考核指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各个考核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等级和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考核等级进行规划和完善,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了解工作人员的真实工作能力,保证相关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深入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价值,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决策提供依靠。在设置考核等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避免出现跨度较大的现象,合理划分考核等级,如果绩效考核等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跨度,那么整体的考核结果就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3科学合理的设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管理的所有意义进行了解,并且还要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分析,使用定性分析和关系分析两种不同的方式,确保最终的分析效果。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还需要对以下两个原则进行重视,首先是保证使用的指标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让事业单位开展的经济活动和所做的事情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活动开展的特点。其次需要明确活动开展的目标性,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在满足考核目的的情况下,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统一。合理设置指标权重,保证指标科学合理,最终的结果公平公正。
       3.4高度重视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工作
       对比企业,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就存在区别,它属于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如同企业一样严格要求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且国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指标做出的质量限制并不多,管理弹性比较大。也正是因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并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履行公益性的职能,国家财政承担了资金拨付,事业单位在资金筹集方面压力非常小,这也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规范、不及时的现象,管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漏洞,容易滋生腐败,需要单位从上到下充分认识到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所在,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制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进行阐述,其次对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视、加强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培训、构建财务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置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等措施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更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佩珍.如何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7(16):142-143.
       [2]郭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3):23.
       [3]梁语珊,王成.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思考[J].知识经济,2019(02):73+75.
       [4]吴翔峰.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养研究[J].财会学习,2019(33):137+139.
       [5]郝栋梁,孟昭爱.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2):24-25.
       请添加关于财务标准化的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地...
•   海管...
•   ...
•   ...
•   ...
•   ...
•   新时...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