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压缩机的优化改进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1期   作者:常淑桂
[导读] 空分装置压缩机是空分系统核心机组,整体结构是H型布局,采用三级压缩,低速齿轮转子带动
       常淑桂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835100
       摘要:空分装置压缩机是空分系统核心机组,整体结构是H型布局,采用三级压缩,低速齿轮转子带动一、二级叶轮,高速转子带动三级叶轮。在运行中出现三级轴承温度高的情况,并且经常无规律变化,时刻都有联锁停机的风险,影响整个空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机组运行数据、装配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增加油量等处理措施,轴承温度波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压缩机、轴承、瓦块、温度
       引言
       某空分系统使用的压缩机,该压缩机为3级压缩、带有3个冷却器的齿轮式透平压缩机。压缩机整体采用H型布局,压缩机齿轮箱大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大齿轮轴端的膜片联轴器与驱动电动机相联接。主油泵在大齿轮的前端。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安装在同一根齿轮轴的两侧,三级叶轮独立安装在一根齿轮轴的一侧,另一侧为自由端无叶轮。压缩机一、二、三和四级轴承全部采用可倾瓦滑动轴承。
       1.概述
       该机组2020年5月25日11:06开车,开车时进气压力9k Pa,机组起动2min后三级轴承温度迅速升至112.7℃,为了防止机组损坏,岗位人员按紧急停产按钮,机组停车。随后对机组进行揭盖检查,重点检查三级轴承,检查发现装有轴温测点的一片下瓦块有轻微舔瓦现象。瓦块处理后,当晚22∶13再次起动机组,三级轴承温度维持在98℃,轴承温度偏高。6月16日三级轴温经过一天时间从99℃降至90℃,三级轴承振动为12  ~16μm,四级轴承振动为21~27μm,其余参数无明显变化。7月28日4:00三级轴承温度突升,最高升至112.5℃。同时三级振动、四级振动也同步升高,三级振动最高升至20.3μm,四级振动最高升至34.5μ m,对机组采取降低负荷措施,同时降低润滑油供油温度,润滑油温由40~42℃降至38~39℃,三级轴承温度维持在105℃左右,三级和四级轴承振动分别维持在16μm和30μm左右运行。
       经过仪表专业技术人员对温度铂电阻、接线端子等检测检查,所检测数据为真实数据,排除了仪表本身故障引起的三级轴承温度误波动因素。因此,确定是机组轴承本体原因引起了轴瓦温度的变化。
       2.轴承温度高原因分析
       2.1瓦块自由度受限
       检查中发现个别测量瓦温的铂电阻与瓦块测温配合间隙偏小现象,这可能是导致轴承温度突变的主要原因,结焦严重的瓦块均出现在铂电阻安装处,说明铂电阻的安装影响了瓦块的自由度,在转子受到负荷变化而产生中心变换时候,瓦块随轴承产生轻微位移,瓦块受限不能很默契地追随轴承位移,就会产生受力不均匀,因此该瓦块承载面油膜受到不同的压力而产生分布不均,不能完全形成液体摩擦的理想状态,会存在边界摩擦和局部摩擦过热。同时,排油不畅,轴瓦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导致高温润滑油在瓦块上结焦,从而加重影响瓦块表面油膜稳定,轴承温度由此升高。随着转子稳定旋转,轴承与瓦块达到稳定的配合状态,瓦块表面油膜重新分布,达到一定的刚度,又恢复到液体摩擦的状态,因此,轴承温度会缓慢下降。这解释了温度突变升高后缓慢下降的原因。
       2.2轴承承载能力不足,有效润滑量不足
       该压缩机三级出口压力最高为2.8MPa,直接提供氮气到空分系统的膨胀机进行做功膨胀,因此,空分系统中膨胀机负荷的调节直接影响三级出口的压力。四级是自由端,不受负荷影响,因此三级轴承在径向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轴承承载变化比较大,在某一瞬间,某一瓦块上承载能力超过极限,造成油膜刚度失效,轴承温度突升。同时,由于轴承进油孔孔径、挡油环间隙限制,通过轴承体的润滑油油量不足,不能有效地通过润滑油把瓦块产生的热量带走,产生温度聚集,因此轴承温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3.空分压缩机的优化改进
       3.1增加有效润滑油油量
       (1)扩大三、四级轴承进油孔,加大进油量,将供油孔由φ5mm扩大至φ6mm。通过扩大进油孔直径,增加了进入轴承内部的总进油量,使进入瓦块的油量都有所增加,将瓦块产生的热量更快地带走,达到降低轴承温度的效果。
       (2)对新轴承的瓦块手工进行进出油楔的刮削,对瓦块进油边缘修磨,确保过渡圆滑,方便润滑油进入油楔。

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润滑油进入到瓦块内,形成足够的油膜刚度,使摩擦副变成液体摩擦,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减少瓦块与轴颈直接接触摩擦产生的热量。
       (3)调整轴承挡油环间隙,对轴承挡油环进行修刮,挡油环内径可由φ70.40mm扩大到φ70.80mm。在保证轴承体内一定的油压情况下,能够增加润滑油的流通量。
       通过增大轴承进油孔内径,扩大瓦块进油圆角,增加挡油环间隙等措施,增加了轴承进油量,润滑油进入轴承体内,一部分进入轴与瓦块之间,形成油楔;另一部分流过瓦块周围,将瓦块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轴承瓦块温度,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3.2增加轴承承载能力及灵活度
       (1)检查轴承每块瓦块定位孔加工的尺寸偏差,保证瓦块在轴承体内动作灵活,定位螺钉的长度以不顶瓦块为宜,保证瓦块背部的型线符合转动方向要求,瓦块的追随性和瓦块受力均匀得到较大改善。
       (2)重新设计制作新瓦块,适当增加瓦块的宽度,增加瓦块承载面积。在增加油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瓦块的承载能力。虽然增加了摩擦面积,但提高了整个轴承的承载效果,能够有效地抗载荷变化的冲击,使轴承一直维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不至于产生轴承温度的突变。
       (3)在安装轴承瓦块时,对新瓦的瓦背过盈量几何尺寸复核,确保瓦背接触线通过瓦块背面几何中心,接触线两侧形状对称,绕接触线摇摆时,瓦块表面任一部位不应低于油封高度,从而保证轴与挡油环径向不碰摩。
       (4)规范测温铂电阻在轴承内的安装标准,对铂电阻在瓦块内安装的深度要一致,同时为提高轴承和瓦块上测温铂电阻安装孔的同轴度,对轴承上的安装孔做扩孔处理,在铂电阻安装到位后对其加以固定。
       3.3扩大轴承间隙
       增加轴承与轴的径向间隙,按照标准范围的上限作为装配间隙,径向间隙由检修前的0.14mm扩大至检修后的0.16mm。增加轴承间隙,能够增加轴颈与瓦块之间的进油量,有效地保证油膜刚度,提高轴承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1.检修后机组运行情况2021年2月29日18:00机组检修后开车,三级轴承温度57.9℃,三级轴承振动13.1μm,四级轴承温度63.2℃,四级振动16.9μ m,各参数运行正常稳定。经过本次技术处理,该机组运行至今未发生因三、四级轴承温度异常变化而引起的机组非计划停车事件,保证了空分系统的稳定运行。
       2.压缩机轴承温度故障处理策略
       1)在本次实际处理过程中,对于轴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轴承的间隙不是越小越好,在计算条件下的范围内,调整到适合的状态,能够使机组各项轴承的参数达到最佳。
       2)带有仪表类检测系统的故障中,一定要排除仪表类传感器或者仪表本身故障异常产生的误报警。
       3)在检修过程中要严把检修质量关,对于关键安装技术数据,要确定质量停止点进行控制。对该压缩机轴承温度高、经常突变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制订了有效的解决处理方案,使压缩机在设计、制造、运行中显露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完善。通过三年多的平稳运行,证明原因分析正确,处理方案得当。为此类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保证机组长期稳定运行,为空分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消除了瓶颈。
       参考文献
       [1]范崇洛.机械加工工艺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
       [2]胡兆国.机械加工基础[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20.
       [3]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4]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