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鄂尔多斯市神东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水质检测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场所,这里有复杂的仪器、设备,还有各种化学品,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在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时,都必须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要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则,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要不断的对标准进行完善,为实验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水质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引言
随着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更加显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要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要保护水资源,水质监测就是为了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于水资源污染进行防控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进行实验室检测就是为了准确掌握水体的信息,然后再采取措施确保水质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要求与标准。实验室检测的结果是进行水处理和使用的重要依据,所以检测的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时候必须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促进提升检测准确性,从而使检测结果更有价值、更有效。因此,对水质的全面监测对于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1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意义
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检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个方面,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指的是在水质检测工作当中,实验工作人员围绕着水质检测的相关标准进行自我控制。控制的结果对水质质量检测的最终数据有重要的影响,它能够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免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因素干扰,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能够保障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做好基础部分。实验室水质检测质量控制工作要根据各种类型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环境质量的稳定程度,把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偶然因素、意外情况考虑在内,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由此可见,环境监测要从根本上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对误差出现的范围进行控制,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保障水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助力。环境检测实验室水质的监测工作能为环境保护工程提供科学的数据,工作人员要重视完善数据结果的完整性,提高准确程度。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运用。
2水质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2.1管理意识不强,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目前,整个水质监测项目多由政府主导,水质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管理意识就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同时由于成本的考虑,对设备的投资较低,工作强度较大并且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大部分检测公司只注重于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工作量的完成,对过程的安全管理意识尚未重视。很多实验室对于专门的质量岗位不够重视,常让检测人员兼职质量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2.2检测方法
实验室水质测量方法有好几种,即使样品采集过程质量控制良好,如果没有根据实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实验误差过高,结果精度不一致。一般的物理检测方法是主要根据实验者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视觉、气味和接触等简单手段检测悬浮颗粒和其他肉眼可见的生物,而化学检测方法则是检测微生物使用精密仪器和实验性化学试剂,测量水的微生物含量,以确定水质和污染,但这种实验方法也非常敏感地受到试剂、检测设备和装置的影响。
3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采样环节的控制
首先必须准备取样,对水源及其周围地区进行适当的研究和了解,然后根据客户对水质测量的实验要求确定取样点和数量、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第二,必须确保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保护,其中一些样品必须在生产培养基后进行登记,并进行比较作物监测;最后,为了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水质检测仪器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得到了显着改进,其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检测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和多样化。无论选择哪种检测方法,都必须符合实际实验条件,严格按照水质检测标准实施,准确分析水样,提高水质检测质量。
3.2建设科学合理的监测模式
实验室水质检测还要保障检测模式的科学合理,建设较为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检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水质检测标准的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对水质情况做出更加高级的分析,安排更多元化的检测项目提高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特殊水样的检测,实验室要引进或借用高精度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在检测阶段完成之后,工作人员要提高检测结果数据分析的能力。当前,水质检测数据分析和处理包含了计量、审核、整理三个阶段,工作人员在数据计量工作之前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数据信息混乱,结合实验样本对原始数据进行测算,还要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人为操作变量,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误差的发生。在数据测量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结合数据标准对水质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后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保存,方便后续查看。
3.3创新模式,积极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使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得到改善,一些水质检测实验室已经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有关研究表明,使用LIMS系统的实验室,检验回报率,危急值回报率以及及时率均有明显上升,同时误差出现几率也明显降低。LIMS系统还能直接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与管理,减少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效率,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功能。推荐水务管理部门也要带头积极的鼓励与水质检测有关的企业对LIMS进行合理的运用。地表水管理部门可以将自动监测仪器与LIMS系统连接,实现长效水文水质数据记录以及快速反应管理,对维持城市水环境水质与研究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结束语
对水质检测的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是很复杂的。为了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与机构要对检测过程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要严格落实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进行规范的操作,做好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通过对这些环节强有力的管控,才能够切实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水质检测才会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蔡艳琼.浅谈水质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55-56.
[2]王崇华,赵青.高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9(09):20-21.
[3]梁敏娟.检测机构实验室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研究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9(14):81-83.
[4]曾毅军,张琪雨.水质分析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探讨[J].广东化工,2018,45(11):157-158+151.
[5]李隽.水质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浅析[A].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