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朱万荣
[导读] 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养高素质
        朱万荣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214153
        摘要: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具体到中职计算机专业而言,应以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导向,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计算思维意识,掌握并熟练运用计算思维方法,由此不断强化计算机专业技能,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摒弃原有的教育指导理念,革新课程讲解方式,进而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良好培养。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分析探究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计算思维;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计算思维作为思维性活动的一种,其涵盖计算思维方法、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意识,具体而言,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内容,当学生掌握此种方法后,即可运用计算机的方法来处理现实问题,而计算思维能力即运用计算机来处理与之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并需在处理过程中,用到计算机的硬件或软件系统,计算思维意识则是指潜存于学生大脑中的一种科学性思维意识,可使学生从意识层面来处理问题。新形势下,计算机学科获得快速发展,计算思维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动力,为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良好培养,任课教师革新教育指导理念,采用以开发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授课形式,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其未来发展起到的积极效能,结合当前最新趋势,优化延伸课程内容,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使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得到逐步强化。
        一、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策略
       就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而言,其中仍有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需要任课教师予以其特别注意,如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够全面,授课形式过于模式化、程序化,未能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必要性,进而致使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难以得到逐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仍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抱有“只要讲解完知识点就完成教学任务”的错误观点,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对于如何运用知识、学以致用一知半解,在走上社会、走上岗位后无法发挥专业技能,从而影响终身发展。
       (一)采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授课形式
中职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要想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以快速发展,就要先踊跃地革新教育指导理念,采用以发展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授课形式,促使学生逐步强化计算思维能力,深化对计算机技术知识的理解,学会应用计算机技术知识,具体而言,任课教师需对计算机授课过程予以高度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达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需在原有授课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采用实践模拟、思维导图等新型授课形式,以此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运用探究式的引导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处理问题,进而使学生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通过实行上述措施,可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其计算思维得到良好培养。譬如,任课教师在传授计算机技术管理与数据库相关内容时,可使用思维导图这一授课形式,带领学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内存等硬件展开研讨,对数据库编辑与应用等进行深入探究。

在介绍计算机编码知识体系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由此对其数据、汉字、影音、图片等编码加以展现和表达,在此期间,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够得到良好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也能得以逐步强化。
       (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核心关键,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深化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找到计算机与其他科目的内在联系,进而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水平,就将实现质的飞跃,在此期间,需要任课教师特别注意的是,在学生处理一些较为专业的问题时,应要求其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的协助下进行。除此之外,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期间,任课教师可通过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来帮助学生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继而进一步提升课程讲解成效,因中职学生的思维意识尚未成熟,好奇心较重,面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很快地被调动起来,鉴于此,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恰当地运用网上的真实案例,再带领学生就案例展开分析研讨,由此使学生慢慢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良好品质。通过实行上述措施,可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知识,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三)优化延伸教学内容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加以重组,梳理出核心知识点的主线,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能够开发学生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难点、重点及关键点,去除老旧的、落后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够得到良好培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优化延伸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计算机技术的论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等,进而保证课堂讲解内容涵盖到更多的计算机领域,除此之外,还要在授课期间,适当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等,由此使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专业课程,找到学习探究的意义所在。除理论内容以外,任课教师还需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计算思维得以快速发展,其专业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新形势下社会赋予中职院校的全新使命,也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关键举措,为达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需摒弃原有的教育指导理念,采用以开发学生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授课形式,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其在深化理解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琦伟.计算思维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培养——以Python教学活动为例[J].中国新通信,2021,23(02):216-218.
       [2]王圣苏.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08.
       [3]陈婧.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通讯世界,2016(06):262.
       朱万荣,男,1980.02,汉族,江苏宝应,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中专计算机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