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在现代技术下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邰婧吉
[导读] 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结合当下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下,将小组合作教学进行创造加工,推动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以及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邰婧吉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结合当下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下,将小组合作教学进行创造加工,推动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以及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课前导入;小组合作;视频录制;
        引言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数学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中、课堂上、更融入进了各行各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需要让自己跟上时代,也需要让学生成为现代技术的支配者,运用者。
        一、班级授课制下的小组合作
        自从夸美纽斯通过《大教学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班级授课制慢慢演变至今,一直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和广泛应用。但时代在变化,我们也需要将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其中高中的走班制教学就是一次改革。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选择自己擅长喜爱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因材施教得到体现。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班级授课制会有它独特的优势。中国目前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也是义务。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基数大国,限定班级的人数,限定班级上的课程确实是会方便很多,另外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确实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各个学科都应该有所涉猎。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基础不同,擅长和不擅长的方向也不同,人数多不好针对性教学,这是教学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最大难关。也是班级授课制的诟病:不能做到个性化教学,不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挖掘孩子的能力。
        小组合作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将每个人的优势更好的发挥,每个人的劣势更好的隐藏和弥补。将一个任务下发可以让大家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集体意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可以将一件事情做到优秀。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同时在课后作业反馈的时候,如果讲简单题,对于大多数人是浪费时间,讲难题一定程度上时浪费大多数同学的时间。另外有的同学在学习某一节课,某一知识点时会有自己的问题,老师无法做到即时立刻解决疑问。这时候就需要班级其他同学进行协助处理,更高效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二、小组合作下的课前准备
        课程导入是一个数学教学的最开始,教师会在讲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但是学生们对于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和教师知道的生活实际问题已经有一些代沟。一些老师们熟悉的生活实例反而有可能是学生们的陌生的知识。就如同分段计费,现在的电子收费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下,孩子们对于坐车分段收费等概念就不会很熟悉。但是换成折扣问题,买多便宜,例如拼多多这种导入学生们会更能接受,也更贴近他们生活。更贴近学生生活才是更好的素材。
        一个班级40人,建议可以进行8组5人一组。首先在寒暑假定下教学进度和新课的教学课题进度。每组选择两个课题制作课前导入的设计。现在是短视频时代,学生的能力也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与日俱增,他们比我们更能用好、制作好短视频。其中两位同学负责选题和构思,一位同学负责找资料,两位同学负责剪辑、录制、加字幕。这样在16节课的课前导入就可以加入学生们喜欢的、更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取之于生活,也能用之于生活。学生感兴趣,就是成功最大的基础。这样数学就不会显得那么高高在上,呆板无趣。
        三、小组合作下的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主要是针对两部分。一是对于教学中的重难题进行制作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二是对于一些极个别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针对前一项如同课前导入,针对概念课和习题课,不需要也不适合学生导入,鼓励推荐每组学生以小组合作和轮流讲题的形式进行。比如如果是一个类型题,如“手拉手模型”、“将军饮马模型”、“一线三垂直”等等可以进行类型总结并且是难点的题目,更推荐进行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视频,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反复观看。但对于重点题目,并难题这类问题。我更鼓励让小组组员轮流讲题的形式进行课前3min演讲。无论是数学学习好的学生,还是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需要老师帮忙增进的地方。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自信且善于表达自己,例如我们班级有一位同学,曾在区比赛中现场紧张到“失声”,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需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每一次讲题都是他自己思维逻辑的再次生成,加深印象,同时也是个人能力的培养。现在该学生已经对于讲题充满热情时时想对我“取而代之”,被称为我们班级的“副班”。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对数学计算存在困难的,更多的是在数学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失去了兴趣,进而数学课就变成了“失眠治疗室”。我们常常对此类学生没有办法,鼓励与批评效果甚微。直到我发现一次课堂讲题我选择了一位数学成绩相对较后的同学上讲台前讲题,他讲完后虽然无论是从仪态还是思维逻辑都有很大进步空间,但班级同学都予以他热烈的掌声。他时常在数学课犯困,在他讲题之后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满足了他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一阶段的观察,该生上课状态明显改变。有时候老师的表扬与鼓励行不通时,可以借助同伴的帮助,帮助孩子获得尊重和找到自我价值。针对第二类情况我是更建议小组的方式解决,一组会有一个组长和副组长,我会指出哪些组员的问题,吩咐给组长和副组长一位负责跟进这些特殊问题的解决,最后再有另一位负责出此类问题,便于该学生巩固知识点。做到精确精准。
        四、现代教育技术下小组合作的设想
        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教学会减轻数学老师的工作和压力,但却不是取代老师的工作。我们老师要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传统教学的小组合作更体现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下,也可以将这份合作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制作视频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对于初一和初三是两种挑战,初一是学生太过稚嫩,初三是课业紧张,这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需要制作的个数。另外对于学生课前讲题需要课代表负责人,做好记录提前叮嘱组长。对于每个小组的组长任务重大,在课前讲题时一开始需要教师跟进帮助各个讲题学生和组长分析此题目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适合今天讲题。亦可以讲明天要讲的题提前给予小组看他能否讲解,做课程的引导。
坚持这件事情是一件比较艰辛的事情,也比较繁琐。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但我更想说,在从芽儿养起的时候是做枯燥和繁琐的,因为它比较稚嫩,你也不了解需要浇水多少,需要多少阳光,但只有坚持下去,你慢慢会觉得你已经非常熟悉这朵花,花儿也开始自己能够生长,在你们一起努力下,收获一片美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