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策略实施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王文湛
[导读] 小学校园依然是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故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水平,让小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有效地学习艺术,实现“多才多艺”,将学生的童真从各类培训班中解放出来,就成为小学教师的努力方向。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马店中心小学  王文湛  237400

摘要: 小学校园依然是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故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水平,让小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有效地学习艺术,实现“多才多艺”,将学生的童真从各类培训班中解放出来,就成为小学教师的努力方向。而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美术教学;
      一、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的概述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内涵
        合作学习,亦被称作协作学习,是以教育写、心理学、认知学及建构主义观点为引导,以人际关系的融合为主要方式,以合作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设计为先导,实现良好的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小组式学习。小组学习能够从整体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质。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赋予学生自我学习探究的空间,有效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共同进步。而美术教学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其中彰显个性,增强艺术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既能够使小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中相互了解美术,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提升学习美术的热情,又可以在合作中相互交流意见,在发挥个人思维与能力的同时,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性地建构美术知识,发散艺术思维并获得相应的能力。如此,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原则
        (一)设计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确定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师所引导和组织的美术教学活动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美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为目标。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掌握的学科内容与小组内其他学生掌握知识的交流、融合与发散也是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二)合作学习的流程
        1. 合作前
        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即通过引导、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该怎样与人合作。例如,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在讨论时怎样与人展开交流、包容他人的意见等。在学习合作建立初期,学生之间的默契必然不足,此时,教师应当采用有效方式持续性地提升学生小组协作技能。掌握高水平的合作学习技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展开合作学习后,教师也要根据各小组的合作水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



        2. 合作中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一名“倾听者”,旁听每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做法。教师不应对学习小组进行过多干预,只需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术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讲求天赋,因此,美术教师只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材料,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接触美术作品获得启发就足够了。
        3. 合作后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作品,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与阐述作品的机会。展示完成后,由其他小组学生发表看法。在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听取意见,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教师既要在小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在学生个体层面上给予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果,也要注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协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的表现。例如,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可对学习小组进行这样的评价:“这个小组的作品造型独特”“小组组员的想象力很丰富”“同学们的合作简直完美”等,使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对美术学科产生更多的热情。
        (三)小组的组建模式
        1. 教师划定合作小组
        每个学生的思想与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划分美术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美术教学内容的安排,切不可随意按人数划分学习小组。划定小组时,要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即将不同能力、性格、特长的学生平均地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让小组内学生能够实现一定的互补,尽量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相同,形成学习小组间良好的竞争局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合作思想与能力尚不成熟,加之有些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合作学习当中必然会与其他同学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最好安排相互之间较为熟悉的同桌两人或者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等到了小学生步入高年级,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后,教师就可以划分多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了。同时,教师要根据学习需求与学生的特点动态化地调整学习小组,使得合作小组形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匹配。
        2. 学生自主选择建立小组
        学生自主性地建立学习小组,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达成了学生的个人意愿。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可允许学生自行组建学习小组。但并不是由学生毫无章法地组建,而是教师要设定组建规则,如限定每组人数、以不同的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分组等。
        伴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小学美术正向着综合化、生活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思维。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践行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有效方法将合作学习理念全面落实到美术教学之中,引导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美术知识,最终提高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于增忠.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8):169—171.
[2]陈晓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科技风,2020(7):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