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王红艳
[导读]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促进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因此,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精神世界的需求,保障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王红艳  655212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促进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因此,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精神世界的需求,保障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加深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使基层文化得到群众的认可,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于民的目标。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性
        前言
        随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人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在文化理论的实践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文化变迁。公共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问题,是需要双向思考的问题。文化背景影响着人的思维,相对应的人影响着文化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够影响群众的文化意识,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
        一、群众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一)群众文化需求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大、民族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以及文化理念。每个区域对于文化的展现形势各有不同,或是载歌载舞,或是组织文化活动[1]。因此民众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展示文化的舞台,同时能够满足文化理念的传播,以不同形势表现文化理念,还能够使群众将文化情怀传承下去。
        (二)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多种多样,需要结合民众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基础公共文化建设。比如,职工人员喜爱游泳健身等活动,老年人喜欢唱歌舞蹈的项目,广大农民群众喜欢民俗展览等。基于先进部分基础文化建设不够健全,文化活动内容过于单一,民众缺乏对于公众文化的意识等问题,基础公共文化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否则无法满足全区民众的文化需求,不利于群众文化发展。
        二、群众文化中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种多样,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应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民族文化需要群众的认同与传承,因此,在群众文化中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提升群众文化基础教育,同时将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在一起,为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打好基础[2]。在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应当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部门在建设之初,应做好全面调查,着重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民众对于文化教育的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规划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选择符合当地民情民意的文化功能基础设施,确保文化设施能够覆盖全区,人民群众能够实实在在的开展文化活动,实现建立起多种类、多功能、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群众文化发展需要将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方法转变为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确保基层文化能够得到扩展延伸,使得群众在多样活动中体验文化的魅力,并能够从自身做起传承文化理念。为提升公众文化服务水平,首先,要对民众进行文化需求的调查,了解民众对文化馆、图书馆、影音室等公共场所的功能需求,达到民众对公众服务的要求。比如,文化馆内有部分的无偿服务,可以将无偿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大化,使群众体验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逐步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民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活动的质量。其次,公共文化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多举办文化文艺方面的知识讲座,或者举办一些文化知识方面的赛事,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同时文化知识得到了普及。



        (三)激发民众公共文化活力,提升公众文化意识
        实行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时,要将文化教育进行多方面宣传,使基层群众能够了解文化教育理念以及服务内容,增加民众对公共文化的信任感,促进民众积极配合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构建得到民众支持的公共文化,使民众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的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3]。相关文化部门也需将文化教育进行大力宣传,让越来越多的基础民众对公共文化建设形成主题意识,并且自愿加入打文化宣传的服务中来,确保文化理念得到深入了解,同时公共文化建设收获到实际效果。
        此外,鼓励当地民众组织各类文娱活动,深度开发具有基层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体系的内容,激发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活力。群众在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共文化的理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知也提升了高度,使群众愿意参与公共文化的建设。所以,相关文化部门应聘请专业文化知识人员,结合当地文化理念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共同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公共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文化教育培训,培养文化服务理念,培养出自觉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并且按照提升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服务队伍的水平。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整体的工作技能,进而高素质服务民众,使民众构建主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
        三、在群众文化中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策略
        (一)设立民主参与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升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对群众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让民众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让群众提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建设意见,也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带来的权益。因此,需要设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民主参与制度,促进民众自主参见,主动提出观点[4]。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最终是要服务与民众,民众是最终的使用者与受益人。因此,群众的要求与建议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一定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广大群众提出的要求与建议放在首位,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并进行对应服务,使民众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足够重视感以及极强的参与感,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建立健全设施维护制度
        很多地区已经完成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但使用效果不佳,群众反馈效果差强人意。部分原因是工作人员缺少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维护,以及缺乏对文化服务的后续投入,致使部分文化设施出现问题,群众得不到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部分文化设施出现了破损、老旧、无法使用等情况,使得群众感受不到文化的新意以及想要传达的文化理念,最终导致群众失去使用文化设施的兴趣,进而对文化服务活动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因此,对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后期维护与维护,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设施维护制度,为文化设施的更新升级、文化服务内容的提升提供保障,同时也是对群众享有基础文化权益的保障。要让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真正的行动起来,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使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对于文化理念的传播更具有自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模式下,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对于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关注。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不仅满足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愿,同时也对新时代下的文化理念有了更多的接触。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后的有效维护,是对群众实现持续参与文化服务活动的保障。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是群众文化创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 徐华. 群众文化中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J]. 现代企业文化,2018(9):25.
[2] 赵芬秀.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策略探索[J]. 文存阅刊,2020(46):154.
[3] 向玉. 文化权益视域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路径[J]. 领导科学论坛,2021(1):117-121.
[4] 杨丽. 基层群众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及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7):22-24.
作者简介:姓名:王红艳,1977年9月10日出生,性别:女,民族:回族,籍贯: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学历:大专,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邮编:655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