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袁云雪 季永红
[导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上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教学内容,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静态的数学课堂”动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河南省固始县第九小学  袁云雪  季永红  465200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上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教学内容,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静态的数学课堂”动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选题意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二者的深度融合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研究价值
        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大多教育理念不新,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用之甚少,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兴趣影响很大。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党的教育方针相背离,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视野浅显、思维弱化。为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课题研究,确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使我们学校教师初步形成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媒体观和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研究维度,在两者的互动中推进行动研究的开展与深入。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第一,研究者通过研修和学习课程理论和国内外理论,获得必要的知识和研究理论;第二,研究者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来不断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种种焦点与问题;第三,将行动转变为行动研究,在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论文等成果。
        (二)研究方法
        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并实施本课题研究,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
        1.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由教师协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和教学策略。
        2.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如何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



        3.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对象,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的个案研究,为行动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
        4.对比实验法: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学习中,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实验总结怎样才能达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最优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5.问卷调查法:采取问卷形式向被研究群体或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并形成问卷调查报告,为研究此课题形成理论支撑。
        6.经验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完成研究的保障条件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不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而且还收集了若干有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的实例。课题组成员都有较为充足的时间,确保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1.师资保障。课题研究参加者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进取心,乐于开展教学研究,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研究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有效地把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
        2.组织保证。校长室牵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校长室参与本课题管理工作,课题领导小组的监督管理和制度的约束,能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而有序的开展。
        3.时间保障。课题组定期安排实验教师进行研究交流活动。每两周通报一次研究情况,每月小结一次研究情况,每学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考核。
        4.经费保障。课题组为课题研究筹集足够的经费支持,有专人保管,确保专款专用。
        5.资料保障。利用我校图书馆、阅览室丰富的图书资源,便捷的互联网络等途径可以获得研究所需各种资料和信息。
        6.措施保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课题组成员间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课题研究的情况调查与经验交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第一手材料的保证。
        7.科研保障。参研教师均为一线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现代化语文教学技术熟练,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参研教师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观,对课题研究有浓厚兴趣。同时,学校与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能及时获得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童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数码设计,2017(15).
[2]胡其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
[3]刘佳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中小学教育(下),2020,8(24).
[4]吴剑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教育学文摘,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