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吴翠
[导读] 中职语文学科的阅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人类智慧,作者向作品中融入个人的价值观与情感,学生只有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方可以深入掌握文本内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吴翠  237400

摘要: 中职语文学科的阅读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人类智慧,作者向作品中融入个人的价值观与情感,学生只有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方可以深入掌握文本内涵。但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用自己的想法取代了学生的思考,不仅学生阅读学习效果显著降低,还会影响到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紧密结合课程改革趋势,将自主阅读策略贯彻下去,以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目前,一些中职语文教师主导着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向学生们单向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的参与深度不足,自主性得不到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师需及时转变阅读教学观念,逐步由“导”取代传统的“教”,帮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路径
        (一)创设自主学习良好氛围
        从建构主义角度来讲,学生不能够被动接受信息和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这样学生方可以将知识、经验等高效建构起来。因此,教师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向学生转移学习主动权,提供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意义等自主探究和了解,以便全面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将阅读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科学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将会增强,难以保证自主阅读的实施效果。因此,实施自主阅读活动之前,教师需引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流程、方法等充分掌握。如第一阶段对文本内容进行通读,初步了解文本大概内容。第二阶段对文本精细阅读,用笔圈注疑难字词和语句。第三阶段重点突破这些疑难词句,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在文章的含义,明确文本的核心主旨。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得到逐步培养。其次,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调动起来。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将会更加深入、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进而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和动机。
        (二)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
        中职语文教师要避免对学生的自主阅读结果过分关注,而是将阅读过程作为关注的重点。学生通过深度实施自主阅读过程,方可以对文本知识深入掌握,获得一定的思想启迪。因此,教师需优化阅读教学流程,将足够丰富的参与机会提供给班级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互相交流独立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如可由学生自学文本内容,自主掌握生字词、包括文本主旨等,促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得到拓展。要丰富学生的参与形式,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一些学生虽然提出的问题并不具备较高价值,甚至有些荒唐,但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即表明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进来。此外,教师要对阅读教学的反馈、评价环节进行优化。教师不仅要合理提出问题,又需要应变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评价环节的落实,学生能够对自我不足有效明确,又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采取诚恳的态度和中肯的评价,避免过于严厉而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进而有逆反心理出现。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如果学生没有对自主阅读方法充分掌握,而是沿用死记硬背等落后手段,将会有巨大的内耗产生,不仅阅读效果得不到保证,还会损害到学生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对“引”和“放”的关系科学处理,既要彻底放手,转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又要给予学生适时、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如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实施成效进行交流和汇报,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自主阅读中暴露的不足,进而做好针对性引导工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拨并不完全脱离,而是要合理掌控引导的尺度。若教师引导力度不足,不能够透彻讲解某一重点知识,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效将会大打折扣。而若教师过多的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又会遭到压缩,自主性遭到限制。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实际能力和学习状况,合理把控引导的“度”。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培养的注意事项
        (一)紧密依据教学目标
        现阶段部分中职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培养的意义,为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但在活动实施当中,课堂教学目标遭到忽略,虽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却难以高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形式化问题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目标要求贯彻下去,保证各种活动服务于课堂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强阅读教学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充分结合文本内容
        文本是自主阅读活动的核心,如果与课文内容所脱离,不能够深入拼读和研究教材,那么将难以根本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如有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首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表演出文本故事等。这样的课堂气氛虽然十分热闹,但内核却遭到丢失,学生看似深度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但难以与文本建构真正的对话关系,本末倒置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阅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也影响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需将文本的阅读和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避免过于追求形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性培养关系到中职学生的长远发展,需引起中职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逐步转变自身角色定位,由组织、协调、引导替代传统的主导职能,切实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教师仅仅给予必要的引导即可。同时,要合理控制引导的“度”,增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荣圭.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人文之友,2019(13):118.
[2]陈惠.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5):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