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防范自媒体环境对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产生负面效应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文伟
[导读] 自媒体自身具体的显著特性如交互、虚拟等性质,严重冲击了受众的思想,使得个体和主流之间的道德界限开始逐渐模糊不清。

常德技师学院  文伟
   
摘要:自媒体自身具体的显著特性如交互、虚拟等性质,严重冲击了受众的思想,使得个体和主流之间的道德界限开始逐渐模糊不清。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在自媒体应用的方面、相比其他院校来说相对集中和频繁,因此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等更为广泛,面对此种情况,针对当下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来研究防范自媒体环境对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产生负面效应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对策
        在自媒体环境下,因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各种鱼龙混杂海量信息的不断涌现,即便是技工院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革新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基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基础上,能够确保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等得以正确良好的形成并不断提升,确保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在舆论导向背景下,能够充分的做到时刻保持警觉,形成正确、良好网络道德意识的同时,实现自身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的规范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成思政教育载体合力
        对于自媒体来说,其自身具备的功能就是能够导向舆论,而这也正式一种思政教育功能的切实提现。但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对社会也没有进行充分全面的认知,因此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也极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或舆论所诱导。因此,思政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对自媒体的舆论导向进行充分利用、进而以此契合思政教育,促使思政教育载体合力得以切实有效的形成,为思政教育的多元、多渠道等教育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首先,教师可以对于对自媒体的猎奇性加以有效利用,进而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形成。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技能是其具备的主要优势,而要想保障这种技能的深入发展,就需要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较为强烈。而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营销广告进行了创新、同时在营销模式方面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发展,而这正是技工院校学生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信息化和专业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得以有效形成,进而为学生的就业渠道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宽。
        其次,教师应对自媒体的热点事件进行高效利用,以此促使学生自身道德和价值体验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实际,让学生通过实际来切实的感受和认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积极的参与到思想道德和社会政治中,进而对多样化且不断变动的情感进行切实的体验,将自身针对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进行积极不断的完成,切实的实现思政教育课堂理论教学转化为思政实践体验和感受。
        二、建立校园舆情和预警分析机制
        自媒体环境下,对于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来说,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得以切实有效的落实,学校应将引导的教育方式积极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应用,并且还要以实际存在的思政问题为依据来开展。而要对学生思政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学校针对舆情和预警分析机制的积极建立则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校园舆情机制的建立主要以监测为主。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其应对自身的校园内网加以高效利用,基于校园内网基础上将学生在学校官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的登录情况进行切实的掌握,进而基于系统后台对学生登录情况的具体信息进行整合,确保能够对学生在应用自媒体过程中的动向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监测。
        其次,舆情分析机制。前文中我们说到通过系统后台能够对学生网站登录情况的具体进行收集,而此时舆情分析机制主要就是应用在这些信息方面,通过对这些信心的分析,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言论等方面进行切实掌握,进而据此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规划总结,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确保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举止等的逐渐规范化发展。
        再次,舆情预警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对社会焦点、热门、潮流等方面的实践内容过于热衷和重点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对此加以重视,要对自媒体中会对学生思政意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内容进行积极的挖掘,进而针对此时间内容的正确评述通过论坛或讲座等的形式进行正确的公布,确保学生思政意识的良好发展得以正确引导[5]。
        三、构建共享社区模式
        共享社区模式的构建,主要是以学校为场所,将学生构建为社区、并邀请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共享社区的构建中来,确保能够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又充分顺利时代发展的微信交流群、贴吧等共享社区得以健全且良好的构建。而在这个共享社区中,学校相应负责的领导以及辅导员等应针对学生比较热衷的焦点、社会议事等在共享平台中进行积极的发布,借此来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思想道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领导人和辅导员以及教师等海英对学生自主的发文和观点等进行发布,以学生的发布展开辩论和探讨,确保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和多元化的思维认知,进而促使学生思政意识的不断强化。
        四、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在思政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网络道德建设,将我国的一些网络安全法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法律条文规定积极的向学生普及,进而以此来对学生网络认知的多元化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将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法规之间的本质差异化特征进行明确的区分和认知、理解,确保学生基于自我高尚情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网络道德情操的良好形成,并且基于网络法律法律行为基准的要求背景下,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网络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正确且正规化应用,进而为学生正确观念的良好树立和传播等得以实现,将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意识进行积极有效的构建并不断强化,确保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规范自身的网络应用行为,切实的实现网络和思想道德建设之间的有机融合[6]。
参考文献:
[1]方婷. 自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对策[N]. 岳阳日报,2019-07-31(005).
[2]耿思嘉.浅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9(11):170-172.
[3]张媛.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58-61.
[4]许正杰.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简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4.
[5]石静.自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82+86.
[6]闫文霄.网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农机,2018(10):47-48.
作者简介:文伟,男,1977年5月出生,土家族,政工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工作单位:常德技师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