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脱节现象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张震
[导读] 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学师范专业为中小学培养了许多音乐老师,是学校音乐人才的基本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张震  安徽 安庆  246000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学师范专业为中小学培养了许多音乐老师,是学校音乐人才的基本来源。依据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纲要来定制大学课程科目才能为中小学培育良好的、适合的专业人才。可是当下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和音乐专业教学体系与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所需要的本领不一致,出现了脱节,产生了深刻的隔阂,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的展开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以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极其有害。本文将会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与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育的背离现象进行大概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希望改变此现象。
关键词:高师教育;音乐教育;
        前言:在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对隔层各级学校提出了相比曾经更高更复杂的要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人文素养,更要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道德水准得到充分发展与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明显对前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教学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困难。高师音乐教育是保证中小学音乐教师人才保持不断层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水平是刻不容缓责无旁贷的,高师音乐教育应该突破现状,克服艰难险阻,努力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连结,发生多种联系,才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美育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德智体美能力全方位提高,长久地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脱离现象的分析
        l(一)课程体系的设立不科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以教学为中心内容,要在一个学段期间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务必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以及教学能力、评价反思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些教学目标。高师音乐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性课程的开设,不管学生有无兴趣,这些课程以后是否实用,一股脑地开设,让学生去学习,并通过考试考查,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中最频繁最需要最实用的技能如即兴伴奏,钢琴演奏,声乐演唱,教学技巧和学生心理发展知识及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史的掌握等技能却很少受到重视。虽然高师院校都有开设以上课程,但是高师教育对以上实践中最不可缺的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考察方式却远远不够,学生缺少对这些课程的重要同样也缺乏艺术创造力。而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所设置的要求,教师往往只是赶着教学进度,不注重受教育者能否理解音乐,是否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也不关心学生是否被培养出应具备的音乐创造力,是否感受到了美,审美能力有没有提升等。中小学音乐课的课程形式统统是音乐教室教学,鲜有实践课程。不仅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及考察设置不合理,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执行同样不合理不科学,这种双重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导致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量断层脱节的现象也是意料之中的。
        (二)教学内容的脱节
        在高师音乐教学内容中,更多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在多而不在精,学生往往什么课程都接触到一些,却只是皮毛的程度,做不到融会贯通。


高等师范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虽然繁多,所设计的领域方向广泛,可是各学科所涉及并不够精深,学生很难形成知识网,构成自己的完形—顿悟(格式塔)。最后往往导致在高等师范学校学的在教学实践中很难用上,而教学中每天需要用的技能如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和声乐,视唱练耳等技能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
        三、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脱节的对策
        (一)进行教学体制改革,重视音乐实践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开发更多有关音乐教学的课程,帮助学生体会做老师的实际感受,采用说课讲课等方式,每节实践课都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写出每节课的课后评价反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加美育课程,是高师学生能从大学课程中学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育精神。
        (二)明确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清楚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定非常具体的目标,将高师学生教育培养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需要的音乐教师。在此目标下设定各种课程,将三维目标具体化融入进课程,从中小学实际教育出发,大力培养发展高师学生的学科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内驱力,以兴趣和爱好为动力,同时通过艺术实践,大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中小学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目标,切勿刻舟求剑,搞形式主义,应当重视音乐欣赏审美,提高艺术鉴赏水品。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应把培养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作为首要目标,重视教学实践,让高师学子可以体会到做老师的体验和做教师的责任。
        (三)开展多元化教学
        在高师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音乐编创,音乐实践,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好老师。中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应当展开多元化教学,开展多种音乐课外活动,如音乐会、演唱会、合唱音乐会、音乐游戏等,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里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学生。
        结语: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与义务阶段音乐教育依然存有大量貌合神离的不一致的地方,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为中小学输送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在一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高师教师不断努力思考、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教学机智,认真落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措施,培养社会和中小学需要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彬.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脱节现象分析与改革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
[2]吕琪玮 . 国外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J]. 山东理 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5(2): 103-106.
[3] 孙 作 东 ,王 辉 .试 论从 中小 学音 乐教 师教 育 质 量 现 状 看 高 师音 乐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科 学,2Oll(9).
[4]李 荣.高 师 音 ft.教 育 专 业 课 程 设 置 的 问 题 与 改 革 Ⅲ .衡 阳师 范学 院 学报 .2Ol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