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梁剑 陈文霞
[导读] 元认知属于一种超级认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意识,是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进行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的过程,即对自我思维和学习活动进行监控与认知。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梁剑  陈文霞

摘要:元认知属于一种超级认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意识,是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进行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的过程,即对自我思维和学习活动进行监控与认知。在中职语文中的应用,属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阅读策略,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正确的阅读,了解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展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章对元认知策略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引言
        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学必须遵照教育方向、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条件,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也不能很好地走入自身的职业岗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为了有效地避免这样的问题,需要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角度深化分析
        一、元认知策略概述
        元认知策略是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使用的知识,可分为计划、选择性注意、监控和评价四个子类。“计划”策略是在任务行动之前进行,包括行动者的自我管理、提前组织和功能性计划。“选择性注意”策略和“监控”策略是在任务开展过程中,“选择性注意”策略是指预览学习材料的主旨、主要概念,通常通过快速浏览完成;“监控”策略,指的是自我监控,在听或读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或在说或写的活动中检查语言的精确性与得体性。“评价策略”指的是行动执行者的自我评价,是在任务开展过程之后,参照某个标准检查学习结果。
        二、元认知策略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学习重在思考,阅读学习也是一样,重在让学生不断感悟,提升阅读理解力。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读课文,在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最后总结文章主旨。这样的教学流程并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主旨,而且往往是全体学生共同回答,所以很难有效锻炼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才能有效锻炼思维,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阅读理解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设置相应的问题辅助学生预习,预习这一环节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莫大的帮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预习课文,提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理疑问点,这样也可以有效节省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更多的将目光放在学生普遍难以解决的难点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课文为例,可先让学生观察题目,提出问题,此时学生很容易就会思考,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以此导入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



        (二)创新中职语文分层阅读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学生语文能力差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前提进行语文教学优化,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调整,针对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而对于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专业能力提升。首先,在分层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第一参考条件,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能力相差无几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下共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分层阅读教学模式应该坚持动态教学态度,对于学困生要有针对性的基础夯实,而对于优秀生则应该针对性地进行语文专业能力培养。其次,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应该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调整,明确教学重点并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融会贯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语文的运用熟悉度,更多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驱动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拓展课外阅读延伸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文章的作者、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写作背景进行事先预习,在对文章的行文结构以及写作思路有了一定掌握后,再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课件对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将学生以作者的视角带入文章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情感起伏。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以这样直观化的视觉冲击深化学生的感受。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领会。然后教师对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让他们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对类似题材的文章群进行综合性的阅读训练,下次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会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注重课外练习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地牵引学生,诱导他们关注课外对培养阅读能力也非常有必要,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例如,在教《荷塘月色》时,作者开始就提出心里不宁静,学生通过相关的寻找认为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事实上也与朱自清当时的家庭有关,这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朱自清相关的传记文字,了解他生活的情况,明白他的忧苦,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必须要了解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全新要求。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学生能够确定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从而创造一个轻松,减压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自我监控管理合理化的学习系统。元认知策略具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听力学习的心理焦虑情绪和增强自我监控意识等作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不仅能实现学生所期望的听力学习目标,还能对中职语文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黎飞.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33):194-195.
[2]王金侠.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读写算,2020(29):75.
[3]张婷婷.利用元认知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J].语数外学习(中职版上旬),2020(05):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