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年级写字教学有效策略的几个重视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苏艳辉
[导读] 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

广州市番禺区罗家桥虹小学  苏艳辉  511450

摘要: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作为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也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特别是刚起步的一年级,是提高学生对汉字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民族素养的有效途径。当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又是如何抓落实呢?
关键词:笔顺教学;激发兴趣;持之以恒 ;重视范写
        一、笔顺教学是书写正确的保障,从学生出发,课堂是训练
        规定汉字笔顺就是为了规范。汉字的笔顺规则,作为老师一定要把好这个关,不能有“差不多”“以为是”“以前是”现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那课堂上如何抓笔顺教学呢?
        1.示范是根
        常言道师高弟子强,师都不高弟子怎么会强呢?通过我在多年教学中的大量观察、调查、分析,统计研究发现,凡是语文教师或班主任的汉字书写得不好的班级,学生的书写能力、板书水平、试卷作答等也书写得较差;凡教师的汉字书写得好的,任教班级学生的汉字书写也较规范,学生的汉字也较为好,板书安排整齐得体、大方有序。
        在注重老师的正确示范外,还有注重学生是否有认真观察的能力,这个过程是老师不断观察检查的反复过程,而这个过程既复杂又磨人。但,只要老师形成了一个规律后,学生自然就会摸熟方向,甚至会举一反三,在现实中,我是非常重视观察检查的过程,一旦形成习惯,学生的学写习惯和笔顺习惯应运而生,后面的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习惯养成是枝
        上面我谈到的,也是其中一方面了,万事开头难,只有老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方法,学生掌握后,老师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学生的书写习惯一定养成。
        3.习练是叶
        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使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习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以及培养做事态度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是这样规定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在语文课堂上狠抓落实写字基本功的训练。至于习练的内容,则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及时统筹学生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情况反思与反馈,及时更正及时整改,从结果分析问题等。
        4.比试是花
        比试就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对比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老师最花心思,有效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写字,激发其兴趣。有了这个花式比试,学生一定会爱上写字,每天习字已经习惯。


只要学生一爱上写字,兴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吗?
        二、激发兴趣,延续开花结果
        众所周知,激发兴趣,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上面我们已经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兴趣是贯穿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是开花结果的纽带
        三、持之以恒是写字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写字是一种技能训练,是持久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要想练好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六个持之以恒,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
        1.每天坚持书写双姿训练;
        2.每天坚持习练笔画、偏旁、熟记笔顺规则;
        3.保障每节语文课必须要有10分钟的书写时间;
        4.刚学的生字不必以多为好,把好质量关,重视检查过程,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5.坚持每周一比试,激励提升;
        6.巩固所学生字,把熟字越写越好看。
        记得当代著名书法家曾经说过:“学书亦可养性习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娱”。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练,需要“铁棒磨成针”的“滴水穿石”之功,习字的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写字与美育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生活愉快,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把范写视作学生的典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觉得老师的范写也是一样,想要在台上展示一手好字,那老师必须要持之以恒常规训练书写,不然真的配不上“语文老师”的美名。任何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练好技能基本功,为学生当好领头羊,起好示范作用。老师的每一次板书、每一次批语、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笔每一画,都要体现得淋漓尽致,才不愧为“语文老师”。同时,教师的师风就是从这些日常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给学生的涵养所在,或是照亮孩子们努力达成目标的方向。年龄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强,老师则是最好、最直接和最有价值的楷模。
参考文献:
[1]毛维花. 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J]. 祖国:教育版, 2013, 000(009):295-295.
[2]俞星星. 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途径[J]. 学周刊, 2016(3):152-152.
[3]宋菁林. 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 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