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 潘苗苗 谢翠平
[导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每个学生创造有利的写作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调动每一个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

河南省固始县实验小学  潘苗苗  谢翠平  465200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每个学生创造有利的写作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调动每一个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小学实施快乐作文教学研究,正是为了满足“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是解决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老大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学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文不仅是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手段,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能够集中的反映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流行着“教师布置写作题目---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似乎也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但是,从实质上看,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写作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教师完全忽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在学生方面,由于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自信心不足,有较强的畏难情绪。而作文教学的成人化,文学化,模式化倾向也是造成小学生惧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小学生快乐作文,不仅有益于学生语言文字的丰富,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学习乐园里快乐成长。学生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从而享受自主作文的快乐。
        二、快乐作文的内涵
        “快乐作文”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是运用直观、激励、艺术、操作、情感等刺激手段,创设和引导学生进入富有动态的、探究的、兴趣的、快乐的写作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进而进行情感迁移,吸引稳定学生注意,使学生全身心地通过对事物观察,形成表象,并对表象进行思维的整理加工,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行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在愉悦的心境中去学习写作、抒发表达,提高学生个性规范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快乐作文”教学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情感效应,在外部多元、直观等方面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进而引起情感上的欢悦、唤醒、鼓舞、充实或悲哀等。“快乐作文”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快乐作文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境,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倾注于笔端,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作文。广义的快乐作文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把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乐、苦恼等感受,乃至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细微体验,主动诉诸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有血有肉、有感而发、生动耐读的文章,达到阅其文知其心,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营造宽松习作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文,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小学生怕作文、不会作文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并享受习作的快乐,使习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情感和生活的需要。



      ??3.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周边事物的兴趣,观察事物,拓宽视野,积累快乐写作的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努力构建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的新模式。
        四、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本课题实施后,我们将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教学理念等进行深入调查;对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写作的积极主动性、作文的水平等长期跟踪调查,并建立健全资料袋。
        2.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总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文章。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和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随时注意积累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资料,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可能解决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在自己或他人后续教学中实施的情况等。
        4.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五、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由于课题组成员大都是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对于课题研究内容的选择不够准确,方案的制订不够具体,使研究不够深入。
        2.课程教学中面向全体不够,担心学生搅乱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
        (二) 改进措施
        1.注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教师论文,教学实例,学生学习的成果等。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真正服务于课题。
        3.在课堂中继续深入的进行快乐作文的教学,做好反思工作,完善课堂教学。
        六、下一阶段的研究设想
        1.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深化课题研究,力争在活动内容方式上有所创新。
        2.课题组成员加强反思意识,用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课题进行总结。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专题培训,观看优秀录像、视频,提高参研教师研究水平。
        4.更好的诊断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的有效度,进一步丰富快乐作文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围绕课题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欧日浓.小学快乐作文的途径与实践的研究[J].报刊荟萃:下,2018(10).
[2]许晓艳,王正荣.快乐批改  快乐作文---基于“快乐式作文批改实践研究”的思考[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8(20).
[3]薛宏永.快乐写话,快乐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0).
[4]付春娥.小学快乐作文的途径与实践的研究[J].文学少年,202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