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陆小凤
[导读]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下,学前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对学前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陆小凤  237400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下,学前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对学前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前教育只有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才能保障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率。但目前,中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成为社会紧缺资源。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困境;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对人才培养局限在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没能在专业化、职业化的理念上培养创新型教育人才。现有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制约了教学模式的发展,不利于现代学前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胜任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管理的人才,但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不明确,导致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培养需求。
        (二)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不合理
        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普遍缺乏成熟的专业群作为支撑,从中职院校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中一些专业课停留在陈述性的层面,甚至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专业相重合,可以说是照抄其他专业培养方案。这样的后果是,在就业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核心的专业技能,缺乏核心竞争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上缺少课程设置的基础框架,没有形成核心课程方面的共识,这导致培养方案无法准确定位,只能面面俱到地将学前教育所涉及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涉及范围广却不精。
        (三)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衔接不足
        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一致也是当前人才培养中突出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衔接不足,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才培养除了理论基础知识不足外,专业技能也有所欠缺。首先,人才培养实践性不足。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没有构建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缺乏幼儿园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其次,人才培养特色不足。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虽然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创新技能特色,无法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和幼儿园特色发展展示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最后,人才培养多元化不足,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但是具体落实中,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幼儿教育技能,在幼儿心理教育、家园沟通上比较欠缺,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不足。
        二、突破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困境的策略
        (一)坚持多元化方向培养
        突破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应围绕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内容采用多元化培养方式。
        1.建立完善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融合教育管理人才发展目标上,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空间,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以幼儿保健与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为切入点,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拓展学前教育学生的就业面,实现创新性、专业性的培养。
        3.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从文化、教育理念、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丰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满足现代学前教育的真实需求。
        (二)多层次培养方案
        为了缩小培养目标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之间的差距,应优化培养方案。
        1.在核心课程的构建上,应广泛吸收其他专业的建设经验,做到取长补短,争取早日达到开设该专业时设置的培养目标。在选修课与通识课方面,应适当调节课程与课时,使培养目标更为明确,学生可以受到更专业的培训。
        2.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历型教育”转化为“能力型教育”。应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行业的发展态势调整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中的实战演练,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尝试把课堂的部分环节直接搬到现场去,在实践中得到知识与经验。
        (三)在实践中自我成长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各项有关学前教育的知识。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实践培养,应从自身、幼儿、教学活动、教学艺术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1.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一些相关知识,广泛汲取各种营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
        2.认真学习组织管理能力,创新以往的教学方式,多读走在时代前沿的优秀刊物,取之优,去之短。掌握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明确新时期背景下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个性化发展。
        3.超越教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在尊重每个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愿意与幼儿共同探讨,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凸显新意,让幼儿一日活动焕发生机。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心理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学中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以及道德品质的综合。
参考文献
[1]王晓兵,李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6).
[2]段宏毅,孟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现状解析及专业标准制订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4(7).
[3]?罗平丽.在实践教学模式下创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2017,1(8):247.
[4]?许玉涵,张景书.幼儿教师角色定位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2(5):89.
[5]?尹龙晓.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探究:以葫芦岛市一职专为例[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