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段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刘静岩
[导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既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宾西镇中心学校  刘静岩  150431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既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清晰地呈现,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本文从新课程改革这一视角出发,对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得知,部分教师的语文素养有待提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落后的理念。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依然有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理念,教学模式没有任何改变。二是语文技能欠缺。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仍有一小部分教师缺乏学习意识,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是主导课堂的角色没有改变。虽然新课改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是有部分教师难以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自己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
        (二)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但部分教师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抓准语文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运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成为空谈。
        (三)语文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产生了许多富有新意且有实效性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有部分教师没有将其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薄弱,在利用一些方法开展教学时,没有和所教内容相契合,生搬硬套的应用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目标拟定的适切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教师还要运用具体的语言阐述教学目标,从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比如,《赵州桥》一文,教学目标不能只简单写“了解赵州桥历史”,而是要具体阐述教学目标为“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建筑中的地位。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一改单一的知识传输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新模式,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中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可以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还可以通过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堂阅读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比如,《猫》一文,猫的特点很鲜明,它的“古怪”体现在它矛盾的行为表现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读、探究,从具体事例中深入感知猫的性格。
        2. 提升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合作与探究学习以学生合作、教师引领为基础,小组合作在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赵州桥》一文,在学生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后,教师为学生设置小组合作任务:你们还知道哪些世界闻名的桥?这些桥和我国赵州桥相比,有哪些异同点?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请各小组将交流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上来。通过任务驱动,借助小组力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中,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被唤醒,学生局限的思维被打开,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 汇报展示深化理解。
        汇报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汇报展示、教师点拨,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小组代表借助多媒体,汇报展示全班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比如,《赵州桥》一文,很多学生不理解文本中关于赵州桥长、宽的介绍。为此,教师可以先将这一难点问题在班级交流中展现出来,并设置问题:大家是如何了解一个事物的全貌?如何具体形容一个事物的雄伟和壮观?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列数字说明方法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然后教师再顺势展示赵州桥的视频资料来答疑解惑。
        4.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拓展升华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帮助学生对文本建构新的感悟。通过拓展,提升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猫》一文,教师设计了随文小练笔:猫活泼起来是什么样的,猫安静下来又是什么样的……并辅以猫的各种不同表情、动作图片。这样学生不仅进一步认识了猫性格的古怪,还对“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主问题提炼的适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课堂提问是繁琐、无效、没有探索价值的。为了精准提炼问题,教师必须把握好提问的几点要求。一是基于题目提炼主问题。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20世纪被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二是从过渡中提炼主问题。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文章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三是基于习题提炼主问题。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乡下人家的生活情境怎样?四是基于情感变化提炼主问题。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老屋开始要倒了,后来又站立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教师坚定改革步伐,不断地学习、思考、创新,就一定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马学良,范德生.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张达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