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林晓
[导读] 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根本教学任务。

广东省廉江市石岭镇中心小学  林晓  518108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根本教学任务。小学语文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主要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千百年来,语文所传达的精神与儒家思想总是一脉相承的,简单来说,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可以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解释,二者同样重视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意识以及国家意识。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核心索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有操守、重品格。六年级是学生思维﹑智力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今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呢?教师要能够依托文本教材,挖掘出语文教材中可促进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1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优化课程导入,教育人员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科学应用教学资源,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重点,然后利用网络或校内图书馆进行相关教学资料的查询和搜集。例如,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需要利用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文章的社会背景进行课堂引导,确保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情感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合理优化课程设计,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科学制定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具有多种不同的学习途径,进而强化学生阅读积累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2 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导入更有效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进行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通常都是进行语言描述,缺乏生动性和有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声、图、像等结合,创设出生动有趣、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情境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老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将关于北京春节风俗习惯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从而创设出欢庆喜乐的课堂情境,在播放后让学生谈谈对北京春节的体会,不但顺利进行了教学导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课堂实际效果
        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也有可能和实际教学有偏差。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在课上或课下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验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多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案有哪些问题,与时俱进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更专业的培养。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框架,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推进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中还包括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促使他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培养批判反思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与反思能力,也就是,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创见,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既定的成说。深入思考的能力可以通过锻炼获得,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生需要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思维,才能使大脑更加灵活。比如,在《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作者提出问题“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从这些疑惑出发,开始寻找答案,作者分析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对除地球外的太阳系行星 一 一 进 行 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些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或难以存在生命,还需要继续探索宇宙之谜。针对宇宙与生命这一话题,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说明作者注重反思与质疑,敢于提出观点,并能以论据来证明。学生需要学习这样的反思批判能力,锻炼思维,形成自身的看法。
        5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通常情况下,中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在具体参与课堂学习时,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等现象,基于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小组合作教学。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学习和组间竞争。在具体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能够确保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不同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励,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后,教育人员还需要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还需要强化课堂反思,针对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科学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在下一次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改善。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更不是口号,它需要教师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挖掘出语文教材中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积极因素,引领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1(04):47-48.
[2]张发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11):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