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王莉彬
[导读] 《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王莉彬  237400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差异很大,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旅游;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共同目标,作为一名中职中国旅游地理专业的教师也同样如此。而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目前中职中国旅游地理专业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中职中国旅游地理专业教学创新进行探究,争取为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1、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中职院校多面对对接的对象就是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因此中职院校教学的直接和最终目标都是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人才。既然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的就是社会,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真正给到学生实用性的内容,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中国旅游地理的丰富性和多彩性,能够在学习中国旅游地理中真正收获到快乐。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多种感官上去刺激学生,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于地理的足够的兴趣。同时借助于这样的现代化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景点,然后铜鼓景点中具有历史性和人文性的内容吸引学生。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来的如此丰富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一下子就会被点燃。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一段多媒体关于景点的介绍,然后记录下有效的信息,然后学生自己撰写导游词进行展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这些形式不仅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这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微课预习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够提前掌握知识,再次进入到课堂中学习时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针对性也会提升,这样一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助于打造高效的课堂。
        再例如在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教学讲解中,可以结合桂林山水的宣传片以及讲解地貌形成过程的三维立体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对这一特征的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印象,用山水的风光之美,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一改之前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还可以在课后鼓励学生自己到网络上寻找其他相似地貌特征的旅游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有趣的发现和寻找的过程。
        2、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
        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针对课程设置的主题,从未来的工作需要出发,让学生查找资料,组织讨论,如分组设计游览路线、拟写导游词、模拟工作过程等等。


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性的总结分析,互相提出改进建议,迅速高效地提高实践能力。在分组学习时,学生之间互动增多,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次的个性化教学
        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的专业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强调单项的知识输出,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不利于课堂活动设计的展开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职生一般是在初中时期学习基础就较差,普遍的不爱传统知识的学习,对学习成绩也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这使得中职教师更应该去挖掘中职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想学习、要学习、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到学生手中。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中国旅游地理》课堂中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各个小组间形成竞争关系,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际;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们不同的知识需求;分时间段进行导游词的讲解,例如在讲到山西省的旅游资源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感兴趣的旅游景点收集旅游资料,准备相关的导游词,并进行专门的导游大赛,让学生敢于在讲台上声情并茂的讲解,提高学生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所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4、结合地图应用,加深学生理解
         地图是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工具,而对于中国旅游地理而言,同样是如此。为了实现有效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将地图有效的应用起来,借助地图的有效展示使学生了解相应地区的地形,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过去的教学之中,有很多教师过去重视理论知识的强调,而忽略了让学生的感知,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且学生对当地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在如今,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做出改变,将地图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之中。
        例如,在进行“美洲概况”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有效教学的进行,使学生对美洲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对地图进行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美洲的国家分布图与总体的山脉图,使学生明确美洲相关的数据。通过此过程,学生就可以对美洲的基础情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进行重视。
        总之,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既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行业素质,又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旅游观、发展观,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具备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具备旅游岗位管理与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新的经营理念、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娟.探析如何提高当前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