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唐敏
[导读] 区域活动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划分一些区域,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南部县第三小学  唐敏

摘要:区域活动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划分一些区域,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浅谈;区域活动;幼儿教育;作用。
        为了有效弥补幼儿教育中集体教学的不足,切实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必须扎实推进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区域活动是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搭建区、美工区、阅读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在实践中,区域活动作用凸显,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一、区域活动促进了孩子特长发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进入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进入哪个区、做哪些活动,长期这样就有利于孩子的特长发展。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阅读,她就会经常进入阅读区进行阅读,这样就会促进她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区域活动中,有的孩子独自玩耍学习,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玩耍学习,因此,区域活动有利于老师更仔细、更全面的观察每个孩子的情况,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更加的有利于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在美术区中,有各种材料,如:卡纸、黏土,美术本、剪刀、胶棒、彩笔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自行的选择,老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促进了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老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教学目标把个别孩子带入个别区里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阅读区里,老师可以根据个别孩子实际情况,投放一种绘本,实时介入,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提高他的阅读能力、兴趣。
        二、区域活动充分表现出了个人的特长优势,同时促进了孩子社会性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区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了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比如,在美工区开展的用橡皮泥制作“蛋糕”的活动中,孩子们互相帮助,发挥自己的优势。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摆放好橡皮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制作蛋糕。有的幼儿开始一步一步地制作蛋糕,把橡皮泥搓圆按平,一层又一层。当发现同伴没有动手制作,便问他、并教他、帮助他,怎么做一层又一层的蛋糕。有的幼儿制作的蜡烛容易掉下来,便向同伴请教,知道蜡烛不能做的太高太厚之后就开始在同伴的帮助下重新制作,最后他们成功地把蜡烛插在蛋糕上。有的幼儿不会做蛋糕的装饰,他们就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制作出精美的蛋糕。
        三、区域活动使幼儿的学习形式多样化。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是一个人自愿学习,可以是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也可以是老师有目的地指导一个或多个孩子进行学习。区域活动的活动形式相对自由,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同伴,自行的进入区域。有的孩子喜欢美工区,有的孩子喜欢搭建区,还有的喜欢阅读区等等,在进区前,孩子可以自行的组团进入,也可以自己独自进入自己喜欢的区。
        四、区域活动能为幼儿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行参与的,它的学习环境相对轻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操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区域,而且区域里老师会根据不同的目的、需求投放多层次,多数量的玩具教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究欲。比如,在阅读区里我们会本着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投放各种类型的书籍,有科学类、常识类、故事类、手工类等书籍,并且每隔两周要更换一批。这样就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又比如,在搭建区里,我们会为孩子投放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成品的、有半成品的;有大的、有小的;有软的、有硬的等等,通过幼儿动手动脑搭建各种各样的物品,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