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创新分析 孙可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孙可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  孙可  4000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群众文化的领域中,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数字文化馆的建立,成为了群众文化的新阵地,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本文基于数字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展开讨论,对其创新方式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群众文化;创新分析
        引言:数字文化馆的内容,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建立一个线上的文化中心,其建设的主体为文化馆,载体则为网站。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普通文化活动难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数字文化馆的建立,能够充分挖掘文化馆的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快速的翻阅资料,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提供文化信息服务。
        一、数字文化馆主要特点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展示方式和内容有了很大更新和发展,尤其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更是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数字文化馆的成立,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的社会节奏,呈现快速、便捷、实用的特点,将文化宣传和报道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更好的发扬我国民族、地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其次,文化馆的成立,还能够开拓多种服务形式,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进来,提升人文素养;最后,在领导阶层中,还能够更好的了解文化的发展动态,得知当前的趋势和走向,抓住敏感点展开群众文化的推广和宣传,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让群众体验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服务[1]。
        二、数字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创新
        (一)连接线下设备,做到资源共享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大部分文化馆都建立了数字文化馆,但是线上和线下的平台关联性不强,独立运营的状态居多,尤其在线上平台上,缺乏重视,更新速度较慢,文化资源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出数字化的优势;而线下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许多文化资源闲置无人问津,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基于此,创新运营模式,将线上和线下进行联合,扩大宣传力度,及时更新线上文化资源,挖掘线下文化内容,让二者形成资源共享的状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如在举办一些线下活动的时候,部分人群会因为工作、出行、天气等各种主客观原因无法来到活动现场,相关的工作人员使用电子设备,将线上文化馆利用起来,根据其开放性的特点,使用直播的方式创新活动,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在活动结束后,在网站上上传视频回放,达成分享文化的目的。这种方式既能够展示出数字文化的优势,还能够活跃活动氛围,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文化传播,达成创新模式的目的[2]。
        (二)建立体验区域,构建虚拟展示
        想要更好的为群众进行文化服务,要对活动内容展开大胆的创新,构建全新的体验区域。数字化信息的应用较多,相关的负责人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虚拟展示活动,加强群众对文化内容的认知,丰富二者之间的互动频率,增添文化的趣味性。数字化文化馆的创新,可以对内容进行全面的升级,围绕内容对群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产生冲击,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数字化的优势,调动群众的主观性、积极性,让其获得更好的体验。



        其次,还可以打造线下文化体验区。在这一区域中,可以投入人机交互、全息影像、VR技术、虚拟世界、3D特效等设备,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直观的感知到不同文化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获得更好的体验。但是在建构线下文化馆体验的时候,要注重以数字化为主,围绕着科学文化主题的方向,避免出现“科技馆、技术馆”的情况,根本目的为了增添文化的艺术性,满足群众文化的真实需求[3]。
        (三)打破时间限制,举办线上活动
        传统的文化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固定的场地和展馆时间,在下午四五点左右展馆清场关闭,很少在晚上有开放服务。数字文化馆的建立,完全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随时可以享受到文化信息服务。创新数字化文化创新,相关的负责人可以展开线上的活动,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便捷性、花样性的服务。
        如在进行线上文化馆的创新中,可以使用云空间、线上展厅、特色资源、地域文化、常识回答的版块,让群众随时可以加入到活动中来;其次,还可以定期展开线上直播、志愿者渠道等方式,进一步丰富线上活动的内容;开设专项栏目,让群众更好的了解文 化咨询和活动,结合本地的多个文化馆,共享资源构建高质量的综艺栏目,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开放性的数字合作平台,实现公共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4]。
        (四)了解群众需求,设置反馈平台
        群众文化活动,要以群众的需求为主,以服务于人民为主要任务。传统的文化馆中提供的服务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由文化馆为主导,缺乏群众的参与,并且无法了解到大家的真实需求。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用全自助式的方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创新模式的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问题,设定一个线上的反馈平台,开通一个专属的渠道,将问题分类,并做出一一的恢复,让群众更好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在构建平台的时候,可以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方式,如在微信公众号中设置“问题反馈平台”,安排专项人员跟进问题,并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解释;在网站中设置“反馈渠道”,在翻阅资料的时候,随时可以请求帮助;在论坛的下方设置留言板,相关负责人定期整理问题做出回复。反馈平台的设立,能够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服务机制,及时满足群众的需求,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保证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数字文化馆的主要特点展开了分析,并对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更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节奏,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模式的创新上,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以便捷、快速为主,满足群众的需求,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曦.数字文化馆线上品牌活动开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以大连数字文化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85-86.
[2]张志松.对大数据视域下文化馆服务效能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0(05):109-110.
[3]马艳.文化馆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的几点思考——以陕西省文化馆开展公益钢琴培训为例[J].百花,2020(01):58-60.
[4]巩云霞.数字化文化馆特色资源建设路径探析——以北京数字文化馆为例[J].今古文创,2020(06):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