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研究 尹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尹艳
[导读] 初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散文是凝聚作者主观情感的优美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能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

四川省南部县三官镇小学  尹艳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散文是凝聚作者主观情感的优美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能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散文内容与特色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初中散文教学为重点,对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教学方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的语文教学不再只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在不断的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上,进一步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此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在这当中,散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也是广大初中语文老师所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向。
        一、初中语文散文特点及教学标准
        1.抒情性
        初中语文课本选文抒情,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是通过外部环境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这些都离不开情感。无论是写人或景或事的散文,作者写作的目的主要是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或探究社会现状,进而延伸到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世界。表达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是文本中的人、事、物、景,以一种情感符号出现在学生面前。从某种角度来说,散文也是对美学的表达和传承,使人的主要精神世界辐射到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抒情作为散文教学的核心,采用情境、意境、物理环境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提升散文教学质量。
        2.审美需求
        人们喜欢将现代散文称为美文,这是由于现代散文不管是在选材立意上,还是在章法结构或者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新颖、别具一格的特性,特别富有意境美感,学生能够通过散文中描述的场景“看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妙境。比如在朱自清散文《春》中所描绘出绮丽芬芳、情韵阵阵的春色;在宗濮《绿萝》中描绘的藤萝含情脉脉等情意,这些无不彰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更是从景色、情感、理、趣味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让文章相得益彰,为读者构建一幅幅精美画卷。其次是散文在语言表达上优美生动,清新怡人,让语言显得如云流水,含蓄凝练,细腻传神,更是运用多种方式精心遣词造句、修辞润色。最后在其音韵上保证其朗朗上口,独有声律美,节奏明快,意蕴深长,教学中要学生完全感受其意境美。
        3.灵活教学
        由于散文的选材范围比较广泛,且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大量运用联想、比喻、拟人或借景抒情等方式,因此散文教学方式不能单一,要结合散文特点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文章背景及此作者其余文章进行揣摩,找准其中心思想及情感变化,这样才能深化理解其含义,提高教学品质。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分析
        在初中语文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想象创新及应用拓展等能力的培养。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总体说来,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尤为注重以下几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在选材上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发散及探究意识上的训练,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方案时需要按照此思路进行,具体如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感受”等方式将学生快速带入散文学习环境中,以此拉近散文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等、亲切、民主的环境下让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作者情感诉求。
        2. 渗入生活,创设想象情境
        初中语文课本选择抒情,也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通过外部环境表达自己的生活,这离不开情感。无论是写关于人、场景或事物的散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或探索当下的社会状况,进而延伸到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世界。表达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是文本中的人、事、物、景,作为情感符号出现在学生面前。从某种角度来说,散文也是美学的表达和传承,使人的主要精神世界辐射到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抒情作为散文教学的核心,采用情境、意境、物理环境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形式、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深层次的情感,从而提高散文教学质量。   
        3.3.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已成为了当前初中教学的主流。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就应紧跟这一潮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进而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的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而可通过采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形式来不断的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进而不断的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一定的外部刺激,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就应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散文语言特点及音韵和情感表达、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累积、品鉴及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斌辉.《背影》作为课文的教学史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101-109.
[2]徐丽珠.初中写景抒情散文单元教学方法探微[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1):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