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初探 陈明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 陈明春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沈塘镇迈豪小学  陈明春  52423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性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在语文阅读部分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造阅读教学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拓展性阅读
        一、拓展阅读的维度,丰富阅读内容
        要进行拓展性阅读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当中现有的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能够围绕着阅读材料的内容来拓展阅读的维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了解当前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结合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阅读障碍点来进行有效的拓展。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社会体验以及思维能力都还不够充分,因此,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前预习人物,让学生能够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背景知识,这样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才能够了解的更好。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先利用课前的时间去了解名著《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的主要人物关系,然后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才能够突破因为背景知识缺失的阅读障碍。在进行拓展性阅读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阅读片段或内容讲出来,实现有效的知识拓展。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拓展性阅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草原上的美丽风景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就可以结合草原风景这一主题来进行阅读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课后的学习时间去阅读一些其他描写草原风景的阅读材料,尤其是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或者是体现不同感情的草原风景文章往往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阅读中思维的发展,也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学习条件
小        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要进行拓展性阅读就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且能够给学生提供比较适合的阅读学习条件。这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性阅读,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阅览室或者是图书馆来引导学生保持大量阅读的好习惯,满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需求。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阅读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拓展性阅读学习活动,如阅读经验分享交流会,阅读读后感汇报等。通过这种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和作用,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美好体验。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获取的信息也会更加丰富,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惑提出来进行讨论,通过线上阅读交流平台,学生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进步。教师要能够把拓展性阅读教学放在整个教学计划当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让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逐步得到提升。在作业设计上,教师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阅读作业的设计,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更加地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搜集关于保护环境的精彩的标语,阅读与环保相关的二篇小文章,摘录好词好句,并且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进行转述。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拓展性阅读监督工作当中,提高学生拓展性阅读的效率。
        三、通过科学的评价,进行有效拓展性阅读教学追踪记录
        小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为了让拓展性阅读能够真正地落在实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给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鼓励下树立阅读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通过有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保持常规阅读,把阅读当作一个终身的好习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情况进行定期的追踪记录,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开始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搜集类似的文章进行有目的的拓展性阅读,了解与作者相关的信息。在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讨论,能够在对话交流中找到拓展的方向和点。在课后,教师不仅要加强监督,还需要检查学生的课后阅读成果。例如,在学习了文章《藏戏》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去阅读文章《端午节》,并且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比较二篇文章,能够提出三个问题和其他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通过有效的对比阅读,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教师还需要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能够轮流去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形式不限,然后,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互相点评,学生个体自我评价的方法来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并授予“阅读小达人”的称号,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拓展性阅读的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拓展性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拓展性阅读和学习,拓宽拓展阅读的维度,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和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学习条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教师还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进行有效拓展性阅读教学追踪记录。
参考文献:
[1]刘春丽. 浅谈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2):97-98.
[2]刘奎业. 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000(013):33-33.
[3]陈双双.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初探[J].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