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行走在仁爱教育之路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   作者:袁慧光
[导读] 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仁爱之心是不可或缺的,投身到教育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优秀的学生。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埔筏小学  袁慧光  516133

摘要: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仁爱之心是不可或缺的,投身到教育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优秀的学生。爱是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一定要拥有仁爱之心。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年轻且富有活力的生命,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精力和爱来教育感化学生。想要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要让孩子先感受到你的关心与爱护,再开始教育,这将事半功倍。教师的仁爱之心就等同于父母爱子女,是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拥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怀,这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赖。
关键词:教育;仁爱;学生
        前言:古往今来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至理名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我看来,孩子们的世界干净又纯粹,你若真心待之,他必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名工作者,我有着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要想教育得当,必须先施行仁爱,爱其实是教育的主题,但许多教师都回避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用爱进行教育的好处,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一、会用平常心态看问题
        教师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为会用平常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不偏颇,不歧视,甚至与学生亦师亦友。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以尊重他人为主题开展活动,通过一些视频等让同学们讨论,学生们交流得很精彩时,一个学生提出他看过的一个视频,一个调皮的学生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在老师背后贴了猪头的图画,老师发现后十分生气,用手中的书殴打了学生。紧接着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自己看到的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有老师因学生写错作业惩罚学生的,有老师因学生在课堂上说悄悄话在全班同学面前怒斥学生等等。其实我觉得这种种事件都是老师没有用平常心态看问题,多了些冲动与无知,例如那位因背后贴图而殴打学生的老师可以撕下贴纸继续上课,等课间休息时单独约谈那个学生,告诉他虽然老师和他是朋友,但上课时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讲。用平常心态看问题,当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也要心中充满爱,用爱让他们回归正途。作为教育行业的工作者,老师应该学会用沉着冷静的爱去面对学生,遇到问题用平常心态看待,做到不偏颇。记得自己在教一个小学五年级时发生了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班上有一个长得十分乖巧的学生,平时安静听话,学习也很认真,成绩优秀,各科老师都很喜欢。可是有一次有学生告诉我她偷偷拿了别人的钢笔。我感到很意外,还有点不大相信,但是既然有人说了,再三考虑下我还是决定问一下这个女孩子。不能因为我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去评判一个学生。趁课间我把她叫到一边询问,刚开始她没有承认,但言语间有些慌乱,于是我接着与她沟通,并用自己小时候也会犯错为例,告诉她只要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就会得到原谅,依旧是好学生。也许我宽容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打动了她,她承认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并觉得十分后悔,这几天都过得很忐忑,并没有得到这支笔的快乐,相反交还这支钢笔后反而很轻松。其实她依旧是个好孩子,只不过一时误入歧途,且没有勇气去道歉。其实用平常心态看这件事,用这种温暖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会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坚定自己的信念,防止误入歧途。用平常心态看问题,会解决很多同学间的矛盾,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二、用崇高的爱去关爱学生
        “做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有仁爱之心”。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教好每一位学生,这将是一份沉重且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仁爱之心教书育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仁爱之心展现知识魅力,用优秀的成果赢得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的掌声;以仁爱之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伴而行。教师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用崇高的爱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何为崇高的爱呢?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诚地关爱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绩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成绩有好就有坏,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规律,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材,将来都会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彩。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听话,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欣赏学生,但也不是一味地放纵,让学生获得尊重同时也要提醒他们要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教师要做到用崇高的爱去关爱学生,则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三、对待学生充满宽容忍让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对待学生充满宽容忍让,充分关怀学生。但是宽容不代表纵容,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待学生宽容忍让并不是妥协,是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在言行举止间感化学生,用仁爱之心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待学生宽容忍让并不是放纵,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用爱一点一滴融入他们,以关怀的态度分析学生的优点与缺点,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加以改正,并鼓励他们积极进取,用仁爱之心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育与师爱密不可分,爱是每个人的本能,同时也是教师必备的综合素养,爱会让教育更有意义,拥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结语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富有知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才对得起我们“教师”的称号,对得起信任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而作为一个好老师,我们要从仁爱开始,一个充满责任的仁爱之师,会用平常心态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不偏颇;一个充满责任的仁爱之师,会用崇高的爱去关爱学生,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一个充满责任的仁爱之师,会用宽容忍让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没有爱的地方就没有温暖,教育行业充斥着满满的爱与关怀,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为孩子们撑起美丽的未来,让他们无惧风雨,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祖亲. 责任教育成就担当仁爱善行育人无声[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3):41.
[2]王正平. 教育仁爱:教育伦理的一项基础原则[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5):87-97. DOI:10.13852/J.CNKI.JSHNU.2018.05.010.
[3]温倩. 从"仁爱"角度下谈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J]. 长江丛刊,2017(22):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