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浅思 农星政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农星政
[导读]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靖西市武平镇武平中心小学  农星政  533819 

摘要: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三年级 起步
        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证明: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板块,其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加强对学生作文教学。但是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却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学生自我素材积累少等等现象。特别是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就如何激发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兴趣浅谈本人的一孔之见: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素材,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写关于小动物的习作,就应该让学生观察家里的小猫、小狗,让学生对它的生活习性、性格特征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这样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源泉。在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当讲到红头蟋蟀被牛吞到肚子里时,就要向学生发问:“此时在牛肚子里的蟋蟀在想什么呢”通过这样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动。        三、鼓励学生字。词。句篇等的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年级作为起步作文教学,学生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而他们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会运用。在班队课开展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从网上查寻有关资料、咨询别人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积累就丰富了,写作时就会容易了,作文也能生动起来。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当他们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就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内容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的妈妈,“一件---”此类通俗易懂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五、引导学生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
        经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后,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六、引导学生养成修改文稿的良好习惯
        作文的修改对学生作文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文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