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沙江1 黄苏2
[导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从统编版教材的课文选文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太平桥乡小学校1  沙江1  626300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太平桥乡小学校2  黄苏2  62630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从统编版教材的课文选文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
        引言:部编版教材的出现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生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同“春风袭来”,然而部分教师对小学部编版教材的探索力度仍然不够,致使其编排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来
        一、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课文选文的特征
        (一)经典性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选文多为教学经典篇目,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教版课文的精髓,并做到推陈出新,融入了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选文。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等,都是在人教版教材中保留下来的篇目。而《三月桃花水》等篇目则是新增篇目
        (二)适用性
        部编版教材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所选课文与小学生成长的特性及认知能力较为符合,从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中就可以看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科学。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部编版课文主要以短篇、儿歌、童谣等组成,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字,掌握基本的语感;三、四年级的教材课文则稍具难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五、六年级的语文课文篇幅则逐渐加长,内涵性较高,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时代性
        部编版教材代表着现代教学的特色,其教材课文的选择与当下时代的教学精神紧密相连。如一些课文的内容中宣传了保护环境及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还选择了一些具有红色精神的课文,如《金色的鱼钩》、《军神》,带领学生认识红色精神,引发学生的时代性思考。
        二、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扎根教材中阅读要素,培养核心素养
        1.人文教育,阅读教学的基础
        部编版教材中课文的人文精神非常明显,在许多课文中都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元素,用于弘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出语文教育的德育目标[2]。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人学是基础,学生要先学会如何做人,才能以人为本,凸显出人本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教育作用。
        2.立足教材,研究内容的编排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回归于教材的内容,部编版教材在编排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优势,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会起到助益作用,但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编写的优势,对部编版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中单元教学法就是一种应用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由于部编版教材对课文的归纳性较强,因而在编写上强调单元式的总结和安排,将特点相似或主题相同的课文写入同一单元,让语文知识板块的联系更为紧密,而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奥妙时,也可在某一阶段形成定向的阅读方式,集中训练某一方面的阅读技巧。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五单元选有课文《摔跤》、《刷子李》等等,属于“人物描写”的一组课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就可重点带领学生领略人物描写的文字技巧。
        3.重视教学,总结阅读的实用知识
        部编版教材在每篇课文的后续都编写了相关阅读题目,如“本篇文章讲述了什么?”、“本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等等,这类题目对学生总结阅读知识具有引导性作用,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中的问题,注重探索课文中的实用知识,在课后阅读习题中,从“理解与积累”、“行为与运用”、“拓展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将阅读与训练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对每道题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传授阅读过程中的实用知识,为学生打造优质的教学课堂。
        (二)关注教材中课文内涵,提升教学品质
        1.以教促读,督促学生总结方法
        在当代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教”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一种方式,“如何教”、“教什么”成为教育者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如默读法、精读法、分析法等等,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法非常多,但适用于学生的阅读方法则需要学生自主选择。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阅读能力方面也是不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让学生学的充分、确有收获。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从“一文多教”的方式展开,如在学习《珍珠鸟》的课文时,教师可从多个角度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多条线索中研究雏鸟做过的事,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对作者的表达意图进行揣测,从文章的事情、线索及感情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有助于梳理学生的阅读思维,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3]。
        2.启蒙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阅读也是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中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是教师将课文划分为层次化不同的导读问题,让学生自主对课文阅读问题进行探究,将课堂教学的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研讨,并让学生来总结课文的知识,做好批注,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将这一种方法与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联用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课文时,教师就可将本篇课文化为多个教学问题,如“老班长是如何捕鱼的?”、“‘我’是怎样发现老班长的秘密的?”、“老班长前后的变化有什么?”、“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等等在,这类问题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形成探究引导作用,可帮助学生调整阅读思路,提升自学水平。
        结束语: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边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阅读教学中可发挥其明显的教育优势,为深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而教育工作者应当推进阅读教学与素养培育的融合,将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充分结合,立足教材的编写技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把握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特点,构建新时代高效、优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王丽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三趣谈[J].名师在线,2019(10):46-47.
[2]孙凤霞.以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J].中国教师,2019(06):105-108.
[3]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4-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