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冯宇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冯宇
[导读] 在近些年来,课程改革在持续推进,随之也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活动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作用。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七小学  冯宇  563000

摘要:在近些年来,课程改革在持续推进,随之也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活动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作用。在这样的全新要求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就需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策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要发挥教育的全部价值,教学的重点必须聚焦自主学习,将学生培养为会学习、爱学习的新时代人才。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自学应以掌握理论知识、开发数学技能、锻炼数学思维为重点。在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计算能力等重要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的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会感到比较好奇,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借此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的学生大多是都比较喜欢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这种氛围中教授学生将会事半功倍。学生习惯于日常的教学模式,就会变得比较被动,教师要注意上课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索数学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在面对数学的难题时,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可以利用自己摸索的解题思路开始尝试解题。培养学习自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彻底,解题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对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可以对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对形成创新思维起到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小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培养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开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即使是小学高段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依然很薄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不断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监督,让小学生真正将自主学习的意识转化成自主学习的行为。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小学生自主学习,如分数化小数,化作小数,就是1除以4等于0.25。与此同时,教师再向小学生传授一些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会知识,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二)基于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要切实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就需要基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采取不同于传统手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如问题清单,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手段。所谓问题清单,就是以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为对象,设计一系列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到一张清单上,在课堂上通过清单上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什么是分数?(2)分数有什么特点?(3)分数和整数、小数有什么区别?(4)分数加法如何计算?(5)分数减法如何计算?(6)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异同?基于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便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实践提高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不仅能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还能够认识到在生活中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需要加强生活实际和数学学科的联系;第二就是要在学生们掌握知识后,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需要深刻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整体感知数学知识。当学生们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后,教师就要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以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知识时,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以所讲解的知识为依据,以校园为实践平台,让学生们以文字描述出校园中的各种建筑物。让学生们以自己为基点,说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如此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知下,促进学生感性认知的形成;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小学生自学意识较差,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经途径,如果学生没有经过预习,而是直接进行课程的学习,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教师可以先从“预习”入手,为学生策划一些预习学案,让学生跟着学案上的内容进行预习,从中找到学习方法。
        (五)改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数学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首先,评价的对象要包括老师、同学还有自己。其次,评价要全面,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能只看最后的学习成绩,而要对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努力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全面、客观地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智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出实际的效果。相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加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03):73-74.
[2]迟桂芝.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2):44.
[3]韩丽萍.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方法[J].知识文库,2020(21):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