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张静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张静
[导读]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将学习方式从聆听与接受信息,转变成探索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设计一些作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中学  张静  666319

摘要: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将学习方式从聆听与接受信息,转变成探索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设计一些作品。学生被项目学习的主题所吸引,主动寻找答案,完成作品,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传统学习方式难以形成的能力与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项目式学习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项目式学习;实施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能够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且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而当前在多种创新式教学模式下,引入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个体或集体合作,主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更能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一、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供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4)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将预习作为基础
        在语文课程的实际开展中,预习是学生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指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的、预先的学习,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对于其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项目式学习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预习作为基础,使后续的教学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预留预习的任务,使学生预先对课文进行了解。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同一作者所写的《有关庙的回忆》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感知到作者对于母子亲情的感悟和怀念。而在后续中,就可以让学生进入本课的阅读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这样学生在体会和品位情感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深刻和深入,让学生对其中的浓浓的母爱不断地进行感知等,使学生掌握其中的主旨思想,真正地做到关心他人、热爱父母,使良好的教育成效不断展现。
        (二)创建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其认为,站在生活角度上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才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很多文学大家所创作出的作品也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


所以,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学生生活,选择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共同点作为项目切入点,如此一来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为例。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为其他同学介绍在自己的眼中,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之后,教师可在浓厚的氛围上带领学生开展学习项目,加深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体会,使之能够在情感角度上,与作者达到共鸣状态,升华教育效果。
        (三)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计划、选择工具、提出预期成果,是项目式学习前期的主要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由组合的模式,组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项目活动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展现项目成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各种认知工具,对项目涉及的各方面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并将项目中的学习任务逐一完成。之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开展组内和组间的交流总结工作,从而明确学习任务导图,并制订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
        (四)实施方案
        设定好项目计划与项目方案后,学生需要将其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简单的审查。确保项目方案可行后,学生小组可按照项目中的相关要求,正式实施项目。同时,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绝对不能忽视自身的引导功能与管理功能,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自行处理项目。比如,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监督学生的项目开展进度,并根据项目目标,检查学生的项目开展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小组及时管理。在学生小组的项目存在障碍时,教师可及时提供问题驱动,并提醒学生做好有效的记录积累经验,为之后的项目学习活动奠定保障。
        (五)多样化评价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思,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参与其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干预,避免学生盲目看待学习成果。同时,在项目成果的评价中,更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特别是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果作出评价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不同的项目式学习阶段中,对学生表现较好的环节给予鼓励,但同时也需要指出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度把握学科背后的思想方法和逻辑意义。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种新型的方式方法,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在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大对该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将预习作为基础、将学生作为主体、将教学作为主导、将反思作为延伸等,使项目式学习得到落实,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朱琼英.初中语文新闻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20-21.
[2]李娜.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J].试题与研究,2020(18):89.
[3]丁洁.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新课程(中学),2019(0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