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探析 周小超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周小超
[导读] 体育游戏非常有趣,在学龄前教育中积极使用体育游戏,将极大地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蒲阳幼儿园  周小超  072250

摘要:体育游戏非常有趣,在学龄前教育中积极使用体育游戏,将极大地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为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以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为基础,适当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为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学习相关知识,符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这是游戏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基于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教师将体育课程和游戏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
        (一)纪律和秩序问题
        幼儿教师在体育游戏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比赛的纪律与秩序,幼稚园幼儿由于身心发育不良,常常很难坚持游戏规则,维持良好秩序。有些人是以自笔者为中心的,他们眼中没有规矩,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于是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违反游戏规则,不听幼儿园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有些孩子会因为游戏中的失败而哭泣,有些会因为输赢而打闹,这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幼儿园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的游戏过于单一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都是相同的游戏,没有创新,导致幼儿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游戏化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单一片面的游戏化教学会让幼儿觉得知识过于枯燥和单调,无法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也没办法促使幼儿深入探索文化知识的奥秘。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的对策
        (一)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课程游戏是现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之一,教师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相关训练。以中班幼儿为例,要求掌握相关的钻爬技巧,但是幼儿第一次训练悬空攀爬时,部分孩子处于害怕、恐惧心理,会产生逃避的想法,不愿意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对此,教师设计“蜘蛛侠”的游戏情境,结合电影蜘蛛侠的片段,将蜘蛛侠的形象印刻在幼儿心中,产生一种英勇、智慧的心理,将其作为幼儿尊敬和向往的对象。教师基于这一特点,活动开始前让幼儿仔细分析蜘蛛是如何爬行的,并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对应的运动技巧,最终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胜利。整个趣味性的游戏过程中,既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积极、乐观的品质,真正从多个方面促进中班幼儿的长远发展,形成喜欢运动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层次体育游戏情境,提升幼儿体育游戏质量
        在带领幼儿进行“植物大战僵尸”的体育游戏中,有的幼儿身体素质较好,能快速地进行跑、跳等活动,因此,笔者会有意识地给他们设置一些“障碍”,像多放一些隔离桩,这样幼儿在跑、跳的过程中便能通过较多的“障碍”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及身体机能;有的幼儿灵活性相对较差,笔者会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加入一些投掷性物品,让他们在来回躲闪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灵活性的培养与锻炼……这样一来,在层次化的体育游戏情境中,不同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水平的游戏,大家玩得更加开心,且自身的能力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发展。创设层次体育游戏情境对提升幼儿体育游戏质量所起到的意义显而易见。
        (三)利用童谣音乐,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例如,某次笔者一开始便为幼儿哼唱了“丢手绢”这一经典的童谣:““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把它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听到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哼唱这一童谣,对其有着较强的熟悉感,因此,大家也愿意跟着笔者一起哼唱。这时,笔者再趁机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就边唱这首童谣,边玩‘丢手绢’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有了前面的童谣音乐哼唱作铺垫,幼儿自然热情高涨,很愉快地融入了“丢手绢”这一体育游戏中,且每名幼儿都注意力高度集中,热情而主动。利用童谣音乐创设体育游戏情境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四)幼儿教师积极拓展游戏,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
        要充分认识幼儿教师的年龄、成长背景、技能等特点,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新的教学观念,使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快速融入跳橡皮筋、沙袋、踢毽子等游戏中,确保幼儿在参与游戏中表现出最好的水平。幼儿年龄越小,自制力和接受力越弱,由浅至深。孩子们在活动中,可以采取排队、站、走等形式进行组织,而中产阶层孩子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组织活动如春屋、投掷沙袋等,男生和女生有一定的区别。幼师应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地组织各种游戏形式,兼顾幼儿的差异与个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在不同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教学策略,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确保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志豪.浅谈科学组织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思考[J].家长,2020,{4}(34):58-59.
[2]缪雯晓.浅谈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20,{4}(06):46-48.
[3]徐春丽.浅析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4}(28):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