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之我见 肖玮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肖玮
[导读]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十六小学  肖玮  563000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厚,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套作、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快乐写作,使学生能在写作中尽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往往会通过出示例文并进行详细的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他们只是用耳朵听,很少进行主动性表达或者参与。而教师通过模式化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要么与例文内容非常的相似,要么就是记流水账,千篇一律。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写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耐心不足,所以在许多时候,他们的学习活动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没有兴趣的学习无法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能促使他们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同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没有情感和温度的。教学情境是一种教学资源和财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变抽象的知识和事物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作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以发掘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习作《奇妙的想象》时,教师可以利用科幻小说、科幻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去写作。例如,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小说翻译成汉语只有25个字:“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结合小说,教师可以让大家想象敲门的是什么?为什么只剩下一个人?并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给予学生的想象以肯定,鼓励大家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写作。这样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二、组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小学语文的另外两个核心素养,从写作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观察课文语言之外,引导学生前往自然、社会之中,对现实的景象进行审美、观察、思考,以此获得区别于教材文章的独特体验。然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独特体验写在作文之中,以此达成核心素养发展与写作能力发展的融合。
        以“习作:游__”为例,在教学这一习作模块之前,教师需要组织实践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为学生的课外实践以及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游校园”,然后引导学生审美、观察、思考。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写作顺序与结构,并结合现实的实践进行思考。教师: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现在我们来“游校园”,回忆一下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写呢?学生:课文是按照看到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我们也可以按这个顺序来。教师:说得好,假设我们的旅行是从校门口开始的,那么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什么呢?即哪些地方应该详细写,哪些地方应该一笔带过呢?学生:我们应该先写大门,并且详细写,然后略写道路,并详细写路边的树以及花坛。教师:这个结构不错。那么在详细写校门口以及花坛时,该如何写,直接描述有什么东西吗?学生:应该使用修辞手法,以及学习课文中的夸张用词,以此体现各处景色的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将实践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并获得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里。”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中的积累与学生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往往与积累不足有很大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要想拥有“活水”,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重视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同时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特别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读名人传记时,学生既能够了解名人轶事,同时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其优秀的品质;读风景自然,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读科普资料,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增长科学知识。开卷有益,一定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积累。
        其次,在各个学科学习活动中挖掘素材。生活处处是语文,各学科的学习、活动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科学课上的小实验,美术课上的手工,体育课上的一场比赛,劳动课上的劳动体验,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既有意义又有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活动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有了素材,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写作的畏难心理自然就减少了。
        再次,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活动,并且把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活动,如每周的家务劳动,春天的寻春踏青,收集秋天的落叶做树叶贴画……这样的活动既调剂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一种实践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感受深刻也就会有感而发。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就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切实地体会,用心地表达。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拥有生命力与张力。
参考文献:
[1]刘静雯.小学语文写作高效教学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1):45.
[2]张义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153-154.
[3]朱宾飞.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