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李晓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晓晶
[导读] 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借助提问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杨店镇浐川小学  李晓晶  432000

摘要: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借助提问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相对较低,从而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则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使其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引言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新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有效提问必须切合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课堂重难点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实现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环节就是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理解能力和个性差异教师要设计针对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探索精神从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设计,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下不断进行拔高从而真正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一、合理安排,增强数学问题的实用性
        其次,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时,也要注意合理地安排知识点,优化课程内容,要做到一步步地诱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加深问题难度,先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再渐渐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讲授,形成一种阶梯式的学习体系。同时,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中具体实例的衔接,做到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普及更多的数学知识,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发散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做到学习致用。
        比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一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圆柱可以看成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或者说圆柱是怎么形成的”“圆、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圆柱在现实社会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呢?”在这里,如果同学们不知道圆柱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还可以教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柱。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就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圆柱的形成过程。这样,对同学们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用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并且可以用之前所学的有关圆和长方形的知识分别计算出侧面积和底面
        积。当然,教师还要让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圆柱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同时自己也进行一些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圆柱的具体运用包括桥梁桥墩承重的设计、两个车轮之间轴的设计等等。



        二、及时进行追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茫然的状态,即不知道该如何思考解决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则可以适时地进行追问式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有条理、有方向地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考时能够有效地将问题进行梳理解答,从而促进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中第七课“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置问题,“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那么怎样用方程式计算出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在思考时则
        会出现不知该怎么做的状态,因此教师可以一步步地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建立一定的逻辑性,有效掌握数学的解题方法。比如,“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都不知道,那怎么寻找两个人之间的等量关系呢?”这时学生则会发现,“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邮票”“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能不能做个假设呢?”等等。如此一来,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结果,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逐渐形成思维的逻辑性。
        三、完善课堂教学的提问内容,训练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
        数学是小学阶段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没有科学的引导,容易形成惰性的学习思想,不愿意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一旦数学教师完善课堂教学的提问内容,训练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就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应具有层次性,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投入到更多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有什么疑惑,教师也要积极改进,制定出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课堂提问方案,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
        比如“64除以32,96除以48”等,都是基础的数学除法计算。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四舍五入”的概念,让成绩适中和偏差的学生来回答,更好的保证课堂的延伸教学。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给他们注入全新的力量,让他们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效数学课堂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升的背景下促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建伟.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57):65-66.
[2]杨丕信.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4}(03):22.
[3]张世茂.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思考与探究[J].读写算,2018,{4}(27):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