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二胡在京剧中的伴奏技巧 李晓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晓艳
[导读] 京剧,又被称作京戏,历史悠久,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有着“国粹”的美名。

济南市京剧院  李晓艳              

        一、京二胡的渊源及京剧的传承发展:
        京剧,又被称作京戏,历史悠久,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有着“国粹”的美名。京剧发展至今,经过数代名家的精心打造,在中国以及世界戏剧舞台上拥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京剧所含内容广阔,包括身段表演、唱腔(音乐)、剧本唱词(文学)、舞台美学各个方面。与其他地方剧种与外国戏剧不同,京剧在各个方面都有十分规范的表现形式,即“程式化”。例如,很多地方剧种角色行当划分并不明确,甚至只有生、旦两个行当,同一人饰演多个角色经常发生,因为唱腔只有两种,观众听不出人物之间差别,难理解剧情的进展,观感极其不好。京剧行当划分极其细致,分为生、旦、净、末、丑,每种行当的唱腔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使人一听便知其所扮演的角色年龄、性格、背景身份,这种行当上的程式化对剧情的展演起到了渲染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形象生动,故事也更加圆满。其余如身段表演上的扮相京剧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剧本编撰上也有了严格的规定,京剧成为众多剧种中最早确立“程式化”特征的戏曲剧种,“程式化”也让京剧更加迅速的走向成熟。随着京剧的成熟,京剧乐器也进入了大众视野为人熟知,京剧里的伴奏艺术有着自己的风采,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唱腔与伴奏之间的相互配合。
        京剧伴奏乐器分作“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武场”为打击乐,如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以鼓板为主。“文场”则以京胡为主,加上京二胡、月琴、三弦,共称为京剧“四大件”,还有中阮、大阮、唢呐等配乐乐器来演绎不同声部。
        京二胡在伴奏乐器中虽属于历史较短的乐器,但却已经成为了伴奏文场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京二胡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一种乐器,1923年梅兰芳先生在排演新编剧目《西施》时,感觉乐队伴奏单薄无味,让剧目了无生气,便与琴师徐兰沅和王少卿商量如何改进乐队伴奏,尝试了几种乐器,与京胡的配合都不理想,直到尝试到了南胡(在南方流行的一种二胡),与京胡配合巧妙声音和谐,因此定下了在乐队中加入这项乐器,经过大家共同商讨,决定将四胡、大忽雷、小忽雷的长处与二胡相融合,对二胡进行改制,去二胡的蟒皮改用蛇皮蒙制,使音色更加柔和,又将琴弦改为粗的丝弦,使其与京胡的音色配合起来更为协调,将这种改制后的二胡称作“京二胡”。梅兰芳先生认为京二胡的音色柔和、浑厚,将京二胡应用在旦角唱腔中,虽一开始招人非议,但在梅兰芳先生的坚持下,各大剧班旦角演员开始将京二胡加入到乐队中来衬托唱腔,终于得到了听众们的认可。在后期,又将京二胡加入到小生、小丑的唱腔中来,在伴奏中,充分发挥了京二胡连贯浑厚的音色特点,更加凸显了唱腔的特点,通过音色、音区的对比,丰富了伴奏的表现力,京二胡在京剧伴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京二胡的伴奏技巧:
        在伴奏技巧方面,京二胡在伴奏过程中的演奏技巧并不是单一的,它是由多种演奏技巧的相互结合与运用的,不仅右手有快、慢、长、短弓的准确运用,左手的指法配合也尤为重要,左右手分工不同却又彼此配合,要求我们左右手基本功的练习显得格外关键。
        (一)指法技巧
        1、滑音是一根手指在琴弦上根据作品需要有规律的滑动的过程,共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上滑音、下滑音、以及回滑音,这三种在戏曲伴奏中都非常的常见;上滑音的标记符号是向上的箭头,与之相对的下滑音是向下的箭头,而回滑音是由本音位置向上滑动再重新滑回本音位置的过程,符号用横向的“s”来表示;滑音的作用在于更好的体现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人物内心变化。   
        2、打音亦称为“打撮儿”,是装饰音的一种,标记符号为“tr”;指在按住本音音高不变的同时左手指在弦上快速、有力的触弦;打音要亮而脆,空弦的打音用食指来完成,中指完成一指打音,无名指完成二指打音;打音可以使旋律更有节奏韵律感,音色更加灵动,但必须做到清晰、利索且密集。
        3、揉弦是京二胡在伴奏中最常用到的指法技巧之一,而京二胡的揉弦多是以滚揉为主,是指手指在按住琴弦本音后上下的揉动过程;表面看起来揉弦的动作只是由手指上下滑动完成,但实际上是运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在本音不变的基础上滚动的,因此按弦的力量大小也直接关乎着揉弦的音色,而在这起着关键作用的是手掌中的虎口;加入揉弦使得单调的音色更加饱满,更能体现出剧中人物的情绪及内心的情感表达,增加视听效果等等。
        (二)弓法技巧
        1、连弓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一弓均匀演奏出来,连弓的符号为“⌒”;连弓最主要的要领是要保证将每一弓子拉满,多个音符均匀分配的在时值内拉完;因此既要保证左手按弦准确,同时右手拉弓连贯、流畅,连弓的运用让乐曲听起来更加圆润、平缓富有旋律性。
        2、抖弓是拉弦乐器中特有的弓法,抖弓也分长抖弓和短抖弓;长抖弓一般时值较长时使用,短抖弓反之,而抖弓的时值要根据具体音符时值长短来决定,在抖弓时手臂和手腕要放松,左手按住本音不动,右手运弓至最末端手腕带动小臂进行均匀的抖动,抖弓对声音的要求也得很高的,富有颗粒性,饱满且清晰。
        3、快弓是伴奏中必不可少的技巧,通常音符时值较短,节奏较快,对基本功的要求极高,需要手腕灵活,在放松的状态下使手腕左右摆动,幅度要小,动作不可过大,还要掌握好对速度的把控,更加要求演奏者长时间不间断的反复练习。
        结语:
        作为京二胡专业演奏者的自己,也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强自我艺术修养,为京二胡的不断发展而努力,为传承京剧艺术的未来贡献一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