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应用 蓝忠睿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蓝忠睿
[导读] 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以课本知识为纲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通过课后练习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面对这样的教学难题,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显得至关重要,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正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尝试的教学方法.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学校  蓝忠睿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以课本知识为纲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导、通过课后练习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面对这样的教学难题,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显得至关重要,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正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尝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学习有效性,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低效的原因
        1.1教师教育理念传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部分教师教学思维固化现象,对于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意识不足,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革新的发展进程。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理解不足,所以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尝试。除部分教师教学思维传统固化之外,还存在教师在开展小学合作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只是出于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核,对于教学过程设计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设计,没有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科学核心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小组合作教学的科学教学意义,便会出现过于引导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思考与探究活动,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2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
        学生作为知识学习过程的受众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表现,将会对于整体的小组合作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小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等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兴趣点过于兴奋,从而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与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自主表现意识过强或者参与性过低的两种极端情况,从而降低了小学合作教学的有效性。不论是盲目表现或者学习抵触心理,都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状态不健康的表现。由于在小学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小组合作职能分布大多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第一负责人,会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能力较弱的学生得到的表现机会较少,从而对数学自主学习活动丧失信心与兴趣,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压力过大负担。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策略
        2.1革新教师教学思想,科学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合作流程步骤与彼此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与任务。要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小学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将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现状,要从学生的性别、数学学习程度、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职责,通过这种科学有效的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自身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知,结合自身学习发展的长处与优势,有效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设计可提升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
        2.2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数学学习压力
        由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抽象性与理论性,小学生对于抽象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数学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就要为学生创建符合其心理发展需求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在创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生活,将数学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正方形与长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物品有哪些,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图形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对相关数学任务的合作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与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能力与综合协调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压力。教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确定学生在小组内的职责和任务,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实现对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跳出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补充.
参考文献:
[1]吴家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8(24).
[2]庄嘉娴.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2019(3).
[3]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7).
[4]刘韩萱.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积累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5(12):65.
[5]李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提高负荷量度的实施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