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数学备考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吴军生
[导读] 高考数学在安排备考计划时,应该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以教师为引导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方法,以锻炼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为重点,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  吴军生  843806

摘要:高考数学在安排备考计划时,应该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以教师为引导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方法,以锻炼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为重点,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确保考试分数提升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魅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单一地以应付考试来进行高考数学备考,而是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数学教育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科学备考;计划;策略
        高考数学是所有高考科目中难度最大的科目之一,其难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种类繁多、运用灵活以及综合性强等方面。因此,高考数学常常是学生失误的学科,为此,建立完备成熟的高考数学备考策略对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满意成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确定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将高考的素质教育目标提炼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1]。良好的备考策略应该从课堂教学、复习规划、重难点统筹等方面着手,普适性和针对性相互兼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科目的考试分数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等。本文从四个方面初步讨论了高考数学的备考策略,探索新课标下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更优异成绩的途径。
        一、研读《考纲》和《说明》,把握命题规律
        高考出题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和标准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考纲》和《说明》,结合近三年的命题规律,推断今年最有可能出题的类型,可以帮助高考数学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上讲,高考命题很少出现连续两年考察同一个重点考点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这个规律重点复习今年出题几率大的考点内容,从考点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和考核,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推测今年该知识点可能的考查方式。除此之外,每年的高考题都能看出之前真题的影子,所以今年的高考题也很有可能是历年真题通过变性、改造和融合等方式诞生的“新题”,因此,将历年的高考数学真题理解透彻是十分重要的。
        二、统筹规划后期复习,注重复习实效
        1.第一轮复习,抓好“三基”
        “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解决数学题需要掌握扎实充足的基础知识,并且善于运用解题技巧加快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解题速度,同时还需要掌握答题的规范解题方法,对高考数学试题做好全面准备。
        2.第二轮复习,掌握重点内容 
        基础知识这一关通过之后,应该将目光聚焦在重点内容上,尤其是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考点内容,很有可能形成分值较大的题目。因此,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重点内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形成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数学解题能力的阶段性跨越。
        3.第三轮复习,模拟强化,回归基础
        邻近考试,第三轮复习应该将重点放在对考场的模拟上,越还原的考试场景,越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面对真正考场时的紧张感。除此之外,学生应该再通读一遍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对于易错点进行反复练习,保证在考场上做到心态放松、万无一失。



        三、深入挖掘必备知识,形成认知结构
        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所有知识点都可以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通常来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属于较为重点的知识点,可能会在这些知识点上进行综合性命题,这就要求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形成相互串联的知识网络记忆,可以做到有效联想和举一反三,这对于解决难度较大、较为繁琐的题目来说是关键的一步。在日常的练习中,教师应该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并且作用引导性命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由简单到困难、由浅显到深入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逻辑思维的建立具有整体性,在进行题目练习时应该避免使用大量的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知识点的重新再分类整理,需要教师对历年考点有认真的收集和分析,保证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效率最高的复习成果。
        四、加强有效教学策略,实现高效备考
        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复习压力得到大程度上的缓解,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忽视学生的声音,灌输式的教育使知识传输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主动思考的习惯,
        1.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强调课本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回到课本中找答案的习惯。课本中每一个公式定理、概念法则都有着详细地讲解,而且课本中的例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历年高考数学题,可以发现高考数学的题目偏向于从例题中获取出题灵感,例如考察相同知识点,考察相同题型等等。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找回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引导者的形象,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引,学习的主动权应该抓在学生手里。教师通过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描述让学生投入到思考当中去,设置连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寻找结果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
        3.精讲多练,展示思维过程
        高考数学突出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推理论证、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能力,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的能力[2]。课堂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精炼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地讲述重点内容,这也方便学生高效率进行收听和记录。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给予学生进行习题练习,练习的题目不需要太杂,一道题目可以引申出多种考法,让学生尽可能练习全面,理解透彻,做到有效率、有效果地练习。
       五、科学安排考试训练,提升答题技能
        模拟考试对于锻炼学生的心态来讲十分必要,十年磨一剑的最终时刻难免会产生紧张感,为了让学生以最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应该科学地安排考试训练,课堂测验、阶段性考核、联合模拟考试应该循环于整个高三年级,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养成平和放松的应考心态,以最饱满积极地状态进入考场。
        结语:
        总之,对于高考数学备考策略的建立来讲,重难点的预测和把握,复习方法的改良和调整,课堂讲解和习题练习,模拟考试和查缺补漏,每一张环节都应该得到重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2]科技部,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EB/OL].[2020-0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