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课程创生研究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毛思思
[导读] 国内把新人教版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开展的首要前提。

宁波市五乡中学  毛思思

摘要: 国内把新人教版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开展的首要前提。重点关注课程的实施的整个过程是衡量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准,成功的课程改革能够把教师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到极致,帮助教师和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建立创新精神。本文围绕着中学生物教学的课程创生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希望能够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中学生物教学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学生物教学;课程创生;
        引言:
        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使生物教师清楚的认识到生物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得个人经验的过程,该过程是动态的,即创生的过程。新课程明确了教师课程创生者的地位,使教师对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课程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的特点,需要在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实施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前提前想好教学的每一步骤是不可实现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鲜活的、具有生命的独立个体。由此可知,对中学生物教学的课程创生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一、课程创生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
        课程创生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将课程内容持续不断的进行更新并且将其进行转化,与此同时课程的意义也获得持续建构和提高的过程。
        2.原则
        (1)课程意识原则:教师应该把课程创生的目标和理念进行明确,在与新课程改革进行结合的基础之上,展开实践和探索。
        (2)主体性原则:将师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将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整合。师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是衡量课程创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3)过程性原则: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结论给予高度重视,强调注重过程、尊重多元、注意反思。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课程创生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也应有区别。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学习结果或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既是评价教学过程的标准,又具有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功能。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确立合理、良好的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
        2.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中设计的知识点、相关结构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除此之外,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学生之间不同的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且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3.选择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情景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单一的媒体工具,应该注意将不同的媒体工具有机结合到一起,创设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教学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使人体感官突破束缚,提高人体感官的敏锐性和思维能力的快捷性。



        4.规划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使积极向上的,同时学生应该有独自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
        5.设计教学评价、注重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评价并进行教学反思,可以不断总结课程实施中的得与失,积极开展师师、师生对话,为课程创生积累经验,查找不足,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动态。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课程创生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的观念转化是有效的创生行为一定要建立在教师坚持不懈而且积极实施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但是在中学现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当中依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视了学生在创生中的主动参与
        人们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之下,科学课程始终被认为是外在与学生的客体,人们认为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单纯的占有知识的过程。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相关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单向知识的实处过程没有认识到学生对蕴含与知识之间的生命意义的领悟的重要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情感上的需要以及成长当中对于自身的探究兴趣等被排除在课程之外,主体性严重缺失,没有能够有效地参与科学课程创生。
        2.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加工
        在现如今的中学生物课堂上面,绝大多数的生物教师的课堂还是没有办法脱离教材,他们习惯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机械的重复着教学内容,百分百的依赖教材,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全盘接受,没有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束缚学生质疑精神的罪魁祸首,天长日久将会打消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新课程下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教育教学原则背道而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课程创生实践的启示与反思
        1.师生共建创生性科学课堂
        重点关注新人教版课程创生环节当中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课程创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配合,如果只是靠着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办法实现科学有效的课程创生的。所以,中学的生物课堂需要打破年级、学科间的隔阂,使生物课堂上的新人教版教材知识不再受课本限制。除此之外,教师应在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融入课堂,将生物课程创生的协作配合、研讨极致进行初步的建立。实现课程创生的健康发展。
        2.建设开放性科学课程资源库
        教师进行课程创生时会受到新人教版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程度的直接影响。生物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运作整个过程当中所有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可被师生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中学生物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自然、社会、网络媒体等都有生物资源的存在。所以,学校应积极的带领教师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将生物课程资源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掘,将生物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致。
        结论:生物教学是中学新人教版科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如今,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途径不再仅仅只限于教师讲授。通过教育改革将在人们脑海当中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和行为进行了改革,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热情、灵感、经验等倾注到课程中,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课程创生。
参考文献:
[1]高慧怡. 基于儿童本位的园本课程创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吴鸿红.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崔玲玲. 中职教师课程创生能力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0.
[4]鲁国慧. 基于“学习故事”的幼儿教师课程创生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