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与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农小兰
[导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多个行业实现创新性发展,图书馆工作也是如此,数字化图书馆、电子图书室、VR阅览室逐渐进入读者视野,实现移动阅读甚至是可视化阅读。

百色市右江区图书馆  农小兰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多个行业实现创新性发展,图书馆工作也是如此,数字化图书馆、电子图书室、VR阅览室逐渐进入读者视野,实现移动阅读甚至是可视化阅读。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论述,探究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趋势,并给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字:数字化图书馆;大数据;趋势;措施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共享化,利用非结构性数据将馆藏资源转变为大型知识体,实现图书馆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和数据化,促进图书服务的全面升级,并且对图书馆未来工作形式、服务模式和发展趋势产生多种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图书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应该创新工作机制,应对工作变革。
        一、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趋势
        与传统的图书馆发展方式相比,数字化图书馆转变工作方式和信息服务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获取形式快捷化。在以往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主要以纸质资料的传递和借阅为主,图书馆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如今信息传递载体发生改变,不仅融入视频、音频,还通过大数据平台和各类资源系统扩充了信息获取渠道,通过系统连接与构建,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服务价值。2. 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化[1]。阅读服务形式发生变革,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前提下,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已经更加激烈,传统科技和硬件资源已经难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在大数据集成模式下,可以形成特色资源数据库,信息检索更加完善,阅读资源的整合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信息捕获能力逐渐提升。
        二、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以J市××公共图书馆为例
       为了探究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发展模式下的具体转型策略,笔者以J市××公共图书馆为例,从特色化数据库、新型服务模式的、文献保障系统等多种方面,为相关管理者和从业管理人员提供借鉴思路。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提升信息捕获能力
        J市××公共图书馆以务实创新、实事求是、创新服务为经营理念,为广大市民提供多样化文献信息参考,虽然已经与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在具体落实中,仍然面临着文献宣传不到位、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因此J市××公共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将传感器技术、RFID、终端技术利用到数字化图书信息传播工作中,提升信息捕获能力,促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广泛征集和利用,扩充资源,为数据挖掘奠定良好基础。在获取数据后,技术人员针对业务目标和服务对象,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化处理,融合多项服务,利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化经营与管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数据应用。
        (二)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化阅读推广
        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让公共图书馆逐步进入数字化阅读模式的转型,如今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2]。


J市××公共图书馆管理者深知这一发展趋势,因此将实体文献为馆藏资源逐渐转变为数字化发展模式,在必要时构建“复合型图书馆”,在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将资源主导权交给读者,构建特色化信息服务系统,驱动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精准判断读者信息资源需求,图书馆数字资源与传统纸质资源应该做好互补和整合。采用新型的图书节约和服务模式,构建大、中、小库,根据不同载体和内容,实现数字化转型。其次,做好信息化资源安全保护工作,防黑客入侵,建立基层公共图书信息资源防火墙,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实现知识资源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开发和延伸区域内数字图书馆功能。
        (三)创新服务模式,促进资源的融合与转化
        J市××公共图书馆当前缺乏市场运营机制,在文献宣传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后续工作计划制定过程中,实施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资源互动平台的建立,促进资源的融合与转化。具体体现在:1. 开发图书馆相关游戏,借鉴清华大学图书馆发展成功经验,为了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开发“书之密语”、“排架也疯狂”游戏,拓宽广大市民了解图书馆的渠道,以个性化服务为切入点,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2. 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价值,依照读者个人要求,提供跟踪服务,利用在线咨询服务,制定个性控制的APP和客户端用户界面,充分体现“一对一”的特点,利用更加直接的方法,实现特色化、数字化推介,注重数据加工的标准化,实现数据库的扩容,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创新服务模式,并开发出图书搜索工具、新书通告、信息推送工具、阅读日历等功能,树立区域内图书馆资源品牌,吸引更多读者关注。
        (四)推行馆员制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为了提升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质量,J市××公共图书馆构建馆员制度,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相结合。扩充数字化、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引进并培养精通管理学、图书馆学的专业化人才,提升数据处理服务能力[3]。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对庞大的数据群进行集成化处理,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性的整合,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防范机制,在必要时安排网络信息技术培训,避免自身信息暴露,合理地对大数据进行利用,从而实现大数据工作的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推行馆员制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实施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资源互动平台的建立,促进资源的融合与转化,做好数字化阅读推广,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化处理,融合多项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树立图书馆资源品牌。
参考文献:
[1]郎文君, 何姗姗, 徐鹏鹏.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虚拟现实图书馆的发展研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7):0001-0001.
[2]郝彦娜, 樊俊.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能图书馆管理思维探索——评《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J]. 领导科学, 2019, 000(001):128-128.
[3]杨宁, 张志强. 科学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新定位与新挑战——第十六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综述[J]. 图书与情报, 2020, 000(001):127-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