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竺意波
[导读] 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这一角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度地研究与思考,思维方式会受到这种情况的制约。

宁波市五乡中学生物组  竺意波

摘要: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这一角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度地研究与思考,思维方式会受到这种情况的制约。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使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它能够使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更加紧密,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文在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性,同时研究了能够有效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具备创意与实效两个特点,由于合作学习的这两个特性,被教师大范围的使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生物知识具有繁琐与抽象的特性,如果教师只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文字层面的教授,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难进行深刻的理解。在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到的生物知识的印象。
        一、高中生物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严重形式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但是应用的过程中较死板,没有在课堂上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融合,不具备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很好的应用,更严重的方面还会对教学进程与效果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时,并没有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分析,而是利用合作学习的便利进行闲聊;同一个组中的学生缺乏互动,不具备足够的积极性;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偏短,合作学习结束仍旧是教师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讲解,并没有把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课堂上依然是教师进行主导,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率较小,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指挥,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空间较小。
        (二)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案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与鼓励方案。在合作学习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应进行夸奖与鼓励,对于学习小组内表现优良的学生也应该进行夸奖,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频率变多。但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案,在学生结束合作学习之后,大多数教师没有对学生及时的进行评价与鼓励。一方面,学生不能分辨自身的表现能力如何;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也会相应的减少。
        二、高中生物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之间更加注重竞争而不是互相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偏向被动学习,而在主动进行学习的方面比较消极,不具备良好的合作学习思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的教师要增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合作学习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教师能够了解合作学习在学生未来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导学生分析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合作学习的方式变成一种效率较高的学习方法,在进行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清晰的梳理,再一次对知识进行深度的了解。除此之外,合作学习也能够完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加强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水平。这些积极作用都是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提起重视的原因,进而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面对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的开展产生着良好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划分小组之后,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把学习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与互动。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授时,教师可以利用向学生布置查找质壁分离外因、质壁分离内因、质壁分离与复原作用等知识的任务,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
        (二)营造良好氛围,奠定合作基础
        生物教学具有抽象的特点,同时也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这就要求这门课程既要利用文字进行表达,也要对其进行客观上的展现。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综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教学情境,进而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陈述自身观点为主要目的,促使学生能够阐述自身的观点,表达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和存在的疑问,进而增强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在开展“DNA分子的结构”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入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在讲台上展示DNA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对DNA分子模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然后,教师在依据教学内容分配教学任务。例如,让A组的学生表述DNA分子的特点,B组的学生表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方式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适当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同时也要适当的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要对所有的小组给予同样的注意力,针对某一个小组,要注意观察组内每一位成员的表现,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对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与质量划分相应的等级。比如,在进行“染色体变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为小组布置任务,分配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在引导不同的小组展开互评与提问,促使学生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深度理解所学内容,以及发现彼此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再针对发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讲解与指导,让学生能全面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合作学习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全面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美英.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65-266.
[2]黄玉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68-269.
[3]陈健.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及效果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9-260.
[4]康彬.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才智,2020(12):85-86.
[5]于海涛.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培养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4):185-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