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汪多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汪多平
[导读]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创新为其进步的核心与灵魂,创新也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

宁波市五乡中学  汪多平

摘要: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创新为其进步的核心与灵魂,创新也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需求的人才中,创新型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因此,在高中阶段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之中,生物学科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关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文章围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着重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在今后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正因如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教学方法的使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学科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其创新性。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之中的满堂灌,对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有所忽略。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存在着一定的好处,然而就生物学科而言这种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十分的枯燥,由于生物知识较为生动且十分繁杂,难懂的知识仅靠满堂灌的方式不能更加直观的表达。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时,容易产生乏味、枯燥、厌倦的消极心理。除此之外,在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所取得的考试成绩受到了教师的过度关注,学生在其他的方面所具有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在进行课程传授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自主性更加关注,在教学时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其中,以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当前社会提出的创新人才要求相符。
        (二)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高中生物教学要对创新意识进行融合,以便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在授课中,还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中,通常都会对理论教学方面更加重视,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因如此,许多的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时都处于被动状态,这也是课堂上经常气氛沉闷的原因,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积极的进行创新,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1.信息技术法。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其成为形象而具体的视频及图片,这种方式使课堂不再是对静态的枯燥的生物知识进行传授,使课堂氛围有所改善不再沉闷,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其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效率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将其创新意识培养起来。
        2.合作学习法。
        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选用教学方法时可以使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的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将问题进行解决,以此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调动,也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最终再将组内成员的观点或答案进行整合,以此可以获得相关知识的多方面认识。
        (二)开展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实验课程高质量的开展起来,可以达到生动化、形象化传授生物知识的效果,使学生接受生物知识的效率更高。生物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践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动手操作。例如,在进行“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原有的实验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引导性教学,询问学生这一实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怎样加以运用。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鼓励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实践和讨论中,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与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纠正指导,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则要给予赞扬,以增强他们对于生物实验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打造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打造生物智慧课堂,在这一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对生物的兴趣,最大化地发挥其主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存在,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要针对个性化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即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性,在挖掘潜质的同时发挥其特长,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提出新想法,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课堂反馈机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维发散,进而使得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生物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智慧型生物课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可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32-233.
[2]王灵凤.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为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3):19-20.
[3]施志高.浅析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