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魏征
[导读] 当前,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魏征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当前,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的发展为学校德语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使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而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把握艺术学校德育的新情况,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成了摆在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 艺术学生  道德  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做过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高职附属戏曲中专学校,肩负者教育和培养好在校生,为社会输入合格的艺术人才的重大任务。当前,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的发展为学校德语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使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而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把握艺术学校德育的新情况,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成了摆在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重要课题。
        当前,艺术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从思想到行为都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生代。我们不同普通类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更活跃、创新性更强、接触新事物的速度更快。但是他们自身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新生食物的非缺乏判断标准,行为上,艺术类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多一些、纪律约束少一些,突出表现在“娇”与“骄”两字上,他们的思想大多想成为艺术家,有些空洞,他们缺少真正的主见,但个性化却十分明显,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艺术类学生的言行在物欲化倾向、粗俗花倾向、冷漠化倾向都有所表现。以上艺术类学生特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原因作一下具体分析。
        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正负冲击
        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时刻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意识形态同时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候受影响最大就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出生、成长起来的艺术类学生,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文化、意识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他们自身同时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时代精神的最紧密的追随者,个性更具有创造性。在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嬗变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观念,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而在所有的社会成员中,信息传播渠道多,技术更新更快。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视野非常的宽阔,敢于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性。
        2、艺术类学生思想抱负不像普通大中专学校的学生那么“远大”。“空阔”。他们想成名成家的思想比较普通,对歌星、影星、画家等艺术家崇拜的是五体投地。他们崇尚自我表现,性格外向,富于激情。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他们有注意实际,自觉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刻苦钻研能力。
        3、现在的青年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了,人格和人性的复归在他们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艺术类学生对任何和人性自由发展充满了渴望、充满了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大人们能理解他们,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安排。他们希望少一点规矩框框,多一些自由随意。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食物、现象,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艺术类学生在社会转换时期的思想道德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倾向:
        1、物欲化倾向。人们过于迷恋对物质的占有、享受、轻视或无视精神需要和发展,以至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欲化倾向使艺术类享受的道德产生异化,个别人轻视伦理和道义。个别学生为了实现自己过分的,不切实际的物质欲望,什么社会公德、什么职业道德、什么做人的良心、什么规章制度、什么礼义廉耻都可以不要。有的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粗俗化倾向。艺术类学生生存的“小环境”中,他们所认同、所喜欢的不是高雅,而是粗俗、庸俗、贯串的是人欲、无欲、放荡和寻求刺激。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差,他们并不欢迎严肃的文学,并不欢迎高雅的音乐,根本就不认同传统的文化,他们喜欢流行,追逐时髦,追求狂野。
        3、冷淡化倾向。艺术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的差异。由于他们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表现,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感情交流越来越冷漠了。


进来大众媒介曝光的尽是些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旁观者的冷漠表现。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越来越少了,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了。艺术类的学生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对其他越来越冷漠了。
        二、家庭教育的后果
        当前艺术类学生中独生子女已经占了相对大的比例。大多数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大量投资于孩子的专业学习,家长对孩子赋予了饱满的爱,甚至溺爱,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厚望,甚至奢望。由于家庭对孩子过多的爱与希望,学生也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思想,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搞专业的,有艺术细胞、有艺术天赋、容易骄傲自满,始终比别的人高一头。同时又及不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造成素养很差,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也使孩子产生了“娇气”的品行,固执、自私、喜怒无常、不能接受任何批评,处理能力较差,甚至连个人的卫生都解决不了,缺乏合作意识,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中小学德育教育阶段是薄弱环节
        中小学教育阶段,在处理的、智、体、美、劳诸方面关系时,时有偏颇。虽然长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是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类学生在这些学校中,占的不是主流,甚至是个别,往往成为教师们实施传统教育遗忘的角落,再加上这些学生活泼爱动,有主见,有表现欲,往往成为老师眼中不听话的学生,成为另一类差生。
   面对艺术类学生中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特点,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其产生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综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特殊的德育教育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强化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培养“德艺双馨”的合格艺术人才。结合我的教育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和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文艺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就是把居于一定社会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文艺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通过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活动,由于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获阶级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因而他具有历史的、具体的特点。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对艺术类思想思想政治具有的核心就是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不同的课程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来普及这些基本观点和知识。
        我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国家的意志、党的方针、政策,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文艺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生活实践中培养爱心、奉献精神
        必须把培养艺术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位置。在艺术类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条主线,建立升国旗、唱国歌制度;清明节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他们珍惜用烈士鲜血换来的和平环境,每年“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期间都举行以颂党爱国为内容的文艺演出、有奖征文等活动,建立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录像片、文艺演出;利用寒暑假组织学习考察参观先进企业,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发的大好形式,正确认识国情、社请。实践证明。这些都是加强艺术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严肃校规校级,强化法制意识
        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在把重点放在教育的前提下,也需要严肃校规校级。严明学校纪律、弘扬正气、发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有助于对他们的道德教育。管理也是一种教育。要想搞好管理。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使管理有章可循。建立以学校领导、学生科、团委、班主任、学生会为主题 ,全体教职工密切配合的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立体管理网络,管理上从严从细,培养首先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总之,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院校就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系统的道德教育网络,为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环境。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是全社会性的工作,单靠一个部门往往收效甚微,应该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紧紧把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建立科学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把艺术类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合格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