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新民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敏
[导读] 音乐作为一门极具特色的艺术科目,是感性的代表,将音乐中承载的丰富情感传递给人们,引导人们在音乐中感受生活,获得快乐。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敏  410116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极具特色的艺术科目,是感性的代表,将音乐中承载的丰富情感传递给人们,引导人们在音乐中感受生活,获得快乐。而音乐形式、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兴趣。从音乐教育这个角度来说,人们通过学习新民歌可以学习传统音乐知识以及民族精神,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荣辱,这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极大的帮助。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新民歌的现状为切入点,浅谈新民歌发展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民歌;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在听的过程中带来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作为音乐这一门基础性放松方式来说,不仅培养人们音乐鉴赏的能力,也能增强音乐对人们的吸引力,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音乐氛围。
        一、当前新民歌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经历了几千年的革新,为现代的人们积累了无数的宝贵财富。而现代人如何利用好并传承好这些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已成为目前新民歌创新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像早期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虽然是当时战争年代的产物,但在今天仍旧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流传度。同时,新民歌作为当代弘扬主旋律的重要载体,也是很多大型舞台表演的重点表演节目,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了宣传当地的特色文化而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节等,和国企、地方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这些都要大量的新民歌演唱。但新民歌是市场上需求量特别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腐败想象【1】。例如在2013年的时候,国家发出要节俭办晚会,不得豪华铺张的通知,导致新民歌的发展势头开始下滑。加之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这期间制造了很多演艺市场虚假繁荣的现象,让国内很多以演唱会为主的文化公司不得不以破产的形式结束,进而导致很多民歌歌曲的歌手的演绎生涯滑铁卢。在之后的几年后,很多民歌歌手为了谋生被迫转行,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让很多人对新民歌市场不再抱有期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流行歌曲的广为传播,加之现在人的思想和喜好方面上的变化,对新民歌的兴趣也步入如前,新民歌传播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少的人知道新民歌的存在。因此,如何做好新民歌的传播工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2】。
        二、新民歌发展的发展前景
        (一)务实担任官方主流文化宣传
        新民歌源自于人民群众,又在人民群众之中传播。而且新民歌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以弘扬国家主旋律为宗旨,是国家特色文化、特定时期文化主流的一种体现。而且新民歌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一种政治歌曲的代表。虽然新民歌里也包含其他类型的歌曲,但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人都把新民歌当作一种政治歌曲,歌曲里面体现着近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一些政治事实,反映国家当时的主流政治政策。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


但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越来越好,我们应该要务实担任官方主流文化宣传,因为它作为主旋律代表的新民歌,同样承担着国家主流文化的宣传。其次,它还是国家舞台的一部分,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文化公司和新民歌歌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进行宣传,推动新民歌走的更远【3】。
        (二)多元探索新民歌的创新尝试
        民歌发源于人民群众,并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不断创新,并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广为传唱。虽然歌曲的形成较为简单、随意,但却能从中了解到人们质朴、平凡又幸福的生活。但新民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它的演唱模式和音乐风格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改变,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舞台的发展。加之在当前流行和嘻哈音乐的冲击下,也在要求新民歌要进行多元化的尝试,通过流行元素和现代元素的两者碰撞,积极尝试不同的风格,从而促进新民歌的创新发展。同时,在政府取消大办舞台剧之后,很多新民歌从业者也开始认识到过去汇演模式存在的弊端,懂得将新民歌作品中带有的政治特色更除,回归到它本身的艺术性、民间性上。龚琳娜老师的《忐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民歌以中国戏曲锣鼓为代表元素,将老旦、老生、黑头等多个经典京剧角色融入其中。这首歌的产生也让新民歌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提高了大众对新民歌的兴趣。
        (三)专业推进新民歌舞台化
        新民歌本身所带有的艺术属性要求其要健康地向艺术发展,大力扶持民族歌剧、音乐剧等舞台剧的发展。具体来说,要专业推进新民歌的舞台化,通过对民族歌剧、歌舞剧等舞台剧的立项和创作,来让新民歌作品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同时,新民歌作为文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作品本身要求很高,对演员的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歌手在表演新民歌的时候不仅要除去心中的浮躁,注重“演”与“唱”的结合,还要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专业的训练不断磨自己的练歌唱的水平,从而为推进新民歌舞台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新民歌作为我们的主旋律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人们最易上手的歌曲。学习与民歌有关的知识,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感受过去民族经历的苦难和重生,培养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唤起人们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民歌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十分凸显的。所以新民歌的创新发展中,可以通过务实担任官方主流文化宣传、多元探索新民歌的创新尝试以及专业推进新民歌舞台化等方式促进新民歌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尊. 浅析中国民歌发展现状[J]. 艺术评鉴, 2020, 000(001):P.61-63.
[2]郭建民, 赵世兰. 海南疍家"水上民歌"研究现状,内容,意义及视角[J]. 音乐生活, 2020(2):41-44.
[3]刘磊. 当前新民歌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黄河之声, 2018, 000(023):43-44.
[4]李志坤, 郑月圆. 浅谈近代中国民歌的发展及现状[J]. 戏剧之家, 2019, 314(14):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